前言序: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的答案是:
健康。
什么是健康呢?健康是指人体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
心理健
全,具有劳动能力以及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自我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的第一需要,而健康
实用知识、实用方法的推广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一迫切
需要。这套《健康生活趣味知识系列丛书》就是为了满足读者对身心健康实用知识
、实
用方法的
需要而编著的。
编著者利用10余年时间收集了近千万字的第一手
资料,经过反复查证核实,请教了数十位医
药学专家、学者,精心编写成了这套丛书。丛书系统详实地总结和介绍了古今医家、养生学
家的养生之道和防病祛病良方等,囊括了药膳、食疗、运动健身、心理调适等四个方面的内
容;编著者还将健康理念传达给了读者,并且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可信,
言之可行”。这是一套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可读性很强的丛书,特别注重了
理论性与
实用性相结合;并将小标题编成顺口溜,易懂易记,适合读者对此类图书的阅读要求。既是
实用的普及健康知识的家庭读物,可作为礼品送给父母;又是各类饭店厨师、广大医务人员
和从事养生保健研究的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中国药膳不是食物与
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
中医辨证施治理论
指导下,由
药物、食物和调
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佳肴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
中国药膳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
开始
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故有“药食同源”之说。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朝,宫廷医生分为四
科,其中的“食医”就是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许多古代中医书中都有药膳
的记载。现在,药膳的品种在传统工艺的
基础上正在不断增加,如药膳罐
头、药膳糖果等。中国药膳开始走向世界,不少药膳罐头、中药保健饮料、药酒等已销往国
际市场。有的国家已经开设药膳餐厅。
中国药膳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整体,辨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
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
质
、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症状;然后再确定相应的药膳方,给予适
当的药膳
治疗。如慢性胃炎患者,若属胃寒者,宜服良附粥;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
等。所以,我们在食用药膳时,如果对其基本症状、药物和食品的性状等不能准确把握,那
就最好请教中医
药师,在中
医药师的指导下食用。
2.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虽
然药膳多数使用的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
疾病、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如山东中
医学院研制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药、莲子、山楂等8种食用中药,幼儿食用30天后
食欲增加者占97%,生长发育也有改善。
3.良药可口,服食方便。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人,特
别
是
儿童多畏其苦而拒绝服药。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
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烹调
,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有“良药可口,服食方便”的特点。
富有的人生是幸福的,而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正如前面所言,药膳具有防治疾病、健
身养生的良好功效。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坚持食用药膳,健康地活着,并活得富有。
作者简介:目录:话说药膳
药膳疗法可常用保你聪明不绝顶
(3)
微量元素药膳方防病治病保健康
(4)
锗元素可使人中毒抗老防癌要适度
(8)
动物脏器做药膳常食治病体安然
(9)
历代本草重补血药膳七种供选择
(11)
自汗盗汗可治疗八种药膳效果好
(12)
春季进补要注意忌吃羊肉多吃菜
(14)
夏季药膳选四款合理调养病痊愈
(15)
秋季药膳送八款防病治病显威力
(16)
冬令进补好时机常食药膳可健体
(18)
贫血患者宜进补药膳三则供选用
(23)
治疗感冒有良方六种药膳保无恙
(24)
治疗痛经有妙方缓解疼痛效果良
(25)
妇女痛经用药膳注意
卫生效果好
(25)
食用药膳降眼压青光眼患者可见效
(26)
糖尿病巧治有良方饮食调理血糖降
(28)
含硒食物可治病糖尿病患者宜多吃
(29)
白发脱发人苦恼药膳疗法可治好
(30)
男子早泄别痛苦药膳八方疗效优
(31)
人参食法有五种合理食用可治病
(32)
服用人参有学问含服泡酒隔水蒸
(33)
人参益智补元气过量食用伤身体
(34)
长命百岁话黄精补中益气力倍增
(35)
坚持适量食枸杞延缓衰老防患疾
(36)
桑叶妙用可治病清肺泻胃又安神
(37)
鲜花可吃可药用色美味香又
美容(38)
姹紫嫣红赞名花入药治病作用大
(40)
金秋时节花药多治疗疾病药效显
(42)
菊花清热又解毒养肝明目人长寿
(43)
桃花治病故事奇疗疯消滞医脚气
(44)
“天下之最”誉芦荟美肌健肤可治癌
(45)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46)
“亚油酸之王”红花油治疗肥胖效果优
(47)
大枣与药同食用可以治疗多种病
(48)
水果皮可入药多种疾病能治好
(48)
“海中药王”誉牡蛎席上佳肴可疗疾
(49)
海马自古为良药防病治病不可少
(50)
鸡内金研末温水送胃火呃逆数日用
(51)
菜根妙用胜良方治病疗伤请莫忘
(51)
辣椒子有奇用治疗正疟保安宁
(52)
菜肴类
新鲜橘皮别扔掉熬粥炖肉作配料(57)
橘皮做菜很有益理气化痰又开胃(57)
夏枯草煲猪肉治疗虚症高血压(58)
夏枯沙参炖瘦肉矽肺患者食大补
(58)
茜草猪蹄可治病各种便血均适用
(58)
猪肠芫荽食数日大便出血可以止
(59)
绿豆薏米猪大肠痔疮坠痛可健康
(59)
天麻陈皮炖猪脑痰浊头痛可治疗
(59)
连吃柏子炖猪心失眠健忘很适用
(59)
东风桔刺合猪肾可以治好寻常疣
(60)
苋菜子煲猪肺饮汤可治肺结核
(60)
食用椒萸姜猪胰寒疟一服可见效
(61)
与药同用炖猪睛以睛补睛效力精
(61)
温中开胃牛肉脯胃脘腹痛常食优
(61)
遗精耳鸣别忧愁常吃黄芪蒸牛肉
(62)
仙人掌炒牛肉气滞血瘀吃一周
(62)
姜汁牛肺糯米饭寒咳日久可连服
(63)
菊花鸡丝吃十天高血压病可避免
(63)
川芎罐鸡可疗疾血虚头晕三日愈
(63)
杏仁蒸鸡味道美可治肺痨和便秘
(64)
烧鸡温中又暖胃可以治疗“冰箱病”
(64)
龙眼鸡片味道好失眠健忘可常吃
(66)
鸡蛋药膳有妙用消病祛灾数十种
(66)
已知药蛋十几种滋补身体又治病
(68)
药蛋八种味道鲜养治并举保体健
(69)
蜂蜜鸡蛋可治病身患便秘三日用
(71)
常食鸡蛋蘸芝麻补气益血催乳下
(71)
蜂蜜麻油冲蛋花治疗便秘面无华
(71)
川芎煮鸡蛋医治头痛与恶寒
(71)
枸杞子蒸鸡蛋肾虚腰痛可解缓
(72)
何首乌煮鸡蛋头晕目眩可多餐
(72)
杞参红枣煮鸡蛋常吃增加血小板
(72)
枸杞猪油蒸鸡蛋可治心悸舌质淡
(73)
五味子鸡蛋加白糖可治慢性支气管炎
(73)
龙眼鸽蛋吃七天可治体虚与失眠
(73)
常食鸭肉可治病别忘鸭肉炖黄精
(74)
沙参玉竹煲老鸭肠燥便秘随意食
(74)
姜枣炖鸭味道美身患瘴疟三日愈
(75)
芪蒸鹌鹑可治病身患泄泻常食用
(75)
常食芙蓉鹌鹑肉治疗肺虚咳嗽久
(75)
食用鸦胆龙眼肉治疗正疟效果优
(76)
常吃狗鱼炖百合治疗健忘与失眠
(76)
茜根鹤草炖水鱼过敏性紫癜可治愈
(76)
鲤鱼药膳选六种安胎通乳治水肿
(77)
赤豆鲤鱼味道美利水消肿治痢疾
(78)
鲤鱼脍功效奇气喘咳嗽得痊愈
(79)
川芎白芷炖鱼头医治头痛解烦忧
(79)
“海味中药”誉鱼鳔补气填精疗效好
(79)
玉竹汁炖油豆腐肺肾受伤食疗补
(81)
东坡豆腐四季宜和中益气又消积
(81)
香油爆炸胡桃仁脾胃阳虚四日用
(82)
常吃芝麻核桃糖治疗发白和健忘
(82)
常吃醋浸桂花米对冠心病有疗效
(82)
食用黑枣高良姜治疗正疟体健康
(82)
熟枣干姜生白术长期泄泻可食用
(83)
荆芥苗作蔬菜祛风散瘀受青睐
(83)
野生马兰是良药凉血清热治蛇咬
(84)
野生佳蔬马齿苋清热止痛又消炎
(86)
菜油白果治肺痨食用注意勿过量
(87)
久咳虚咳别发愁蜜糖银杏可常服
(88)
服用瓜蒌赤豆散便前出血可解缓
(88)
香砂藕粉开水冲可治胸膈吞咽梗
(88)
连服赭石龙眼肉胃阴不足可消除
(88)
食用全蝎蜘蛛蛋治疗淋巴结核病
(89)
鸡蛋蜈蚣火烧熟慢性肾炎疗效优
(89)
蛇蜕烤蛋治痔疮连食六天保无恙
(89)
连吃红枣龟胶冻可治血小板减少症
(90)
虫草百合炖胎盘矽肺患者可多餐
(90)
黑豆大蒜煮红糖妊娠水肿效果好
(90)
粥类
养心安神酸枣仁做成粥饮疗效好(95)
药粥驱蛔效果好服食一天可见效(96)
胃痛病症有不同药粥调养请选用
(96)
肾虚阳痿不用愁药粥壮阳可常食
(98)
药膳佳品“长寿粥”扶正祛邪可益寿
(98)
药粥质好降血脂防治疾病效果奇
(99)
木耳佛手瘦肉粥冠心病患者可常服
(100)
常食陈皮瘦肉粥嗳气泛酸病可除
(100)
常吃磁石猪腰粥心悸失眠疗效优
(100)
四仁鸡子粥味鲜肺气肿患者服半年
(101)
食用黄芪鸡汤粥贫血患者可常补
(101)
食用柿蒂麦冬粥胃阴不足实可补
(101)
黑芝麻杏仁粥血虚便秘可连服
(101)
蜀椒面粥治呕吐连服四日可
康复(102)
热食葱白糯米粥急性支气管炎四日除
(102)
常食葛根粳米粥治疗感冒止呕吐
(102)
肺虚哮喘别发愁常食茯苓大枣粥
(103)
干咳劳咳别心忧温服百合杏仁粥
(103)
酸枣仁粥可治病失眠多梦请食用
(103)
老慢支患者请记住常食茯苓薏米粥
(103)
连食一月薏米粥可以治疗青春痘
(104)
食用地黄枣仁粥可治肺痨与失眠
(104)
牛蒡子粥功效奇感冒咳嗽可痊愈
(104)
产后食用紫苋粥赤白痢疾疗效优
(105)
生地黄粳米粥阴虚发热三天除
(105)
枇杷叶粳米粥医治胸闷止咳嗽
(105)
参苓粥可常服治疗哮喘功效优
(106)
数月服用苏子粥老慢支患者不咳嗽
(106)
早餐食用龙眼粥失眠健忘可无忧
(106)
心脾两虚勿担忧常吃小米龙眼粥
(106)
竹叶粥加白糖头痛目赤三日康
(107)
服用三天竹沥粥高热谵妄可消除
(107)
连吃数日双仁粥心悸不安可康复
(107)
早晚服食五仁粥医治便秘效果优
(108)
食用麻仁苏子粥津亏便秘可无忧
(108)
白扁豆粥疗效优可治食少和呕吐
(108)
山药桂圆三七粥身患便血可连服
(109)
服食山药半夏粥胃寒呕吐可止住
(109)
服食藿香粳米粥暑热呕吐请连服
(109)
常食砂仁粳米粥虚寒胃痛祛无忧
(110)
常食黄芪大枣粥治疗低热又益寿
(110)
自煮二冬枣仁粥头晕多梦可连服
(110)
食用珠玉二宝粥阴亏干咳疗效优
(111)
连服数日茱萸粥虚寒胃痛可消除
(111)
连吃十天养心粥健忘失眠可康复
(111)
连吃十天桂参粥气短神疲可康复
(111)
连吃陈杏薏米粥可治头晕和呕吐
(112)
珍珠牡蛎粳米粥中风病人可康复
(112)
佛手柑粥食数日胃弱嗳气便可治
(112)
芡实粉粥可治病身患泄泻常食用
(113)
连服黄芪陈皮粥可治肾炎血不足
(113)
食用复方黄芪粥治疗中风后遗症
(113)
常喝芡实莲子粥脾虚泄泻可止住
(113)
早晚服食菊花粥中风病人可康复
(114)
连吃白梅菊花粥眩晕耳鸣可康复
(114)
食用柿蒂梅花粥抑郁呃逆可无忧
(114)
愤怒忧郁可治疗合欢花粥温吃好
(115)
连服决明白菊粥肝阳上亢可康复
(115)
食用杞菊地黄粥血虚头痛数日除
(115)
荔枝莲子可煮粥脾虚泄泻疗效优
(116)
连食桂圆莲子粥心血不足可滋补
(116)
食用远志莲粉粥健忘怔忡可消除
(116)
粳米加上酸枣仁煮粥食用治中风
(116)
汤类
治疗近视有良方常喝二枣猪肉汤
(121)
海参猪肠木耳汤肠燥便秘可无恙
(121)
饮用猪脑木耳汤用脑过度佐餐香
(122)
食用黄芪猪肉汤半身不遂可减轻
(122)
饮用猪蹄柿蒂汤身患呃逆可安康
(122)
连服茅根猪皮汤治疗紫癜保健康
(123)
鱼腥草猪肚汤可治肺痨与盗汗
(123)
萝卜杏仁猪肺汤慢性支气管炎四周康
(123)
枸杞叶猪肝汤可治目赤和夜盲
(123)
黄连阿胶鸡子汤虚烦失眠可健康
(124)
海带薏米鸡蛋汤降低血压功效强
(124)
参附鸡汤佐餐食阳虚头痛可医治
(124)
人参鸡汤喝五天可治心悸与失眠
(125)
八宝鸡汤补气血核桃煲肉可益精
(125)
鸡冠花蛋汤可治病各种便血都适用
(126)
黄鱼耳石甘草汤利水消肿治结石
(126)
服食红豆鲤鱼汤四天治疟可无恙
(126)
食用冬瓜草鱼汤可治头痛与健忘
(127)
医治紫癜有良方服用鱼鳔旱莲汤
(127)
连服数日鱼鳞汤医治紫癜身体壮
(127)
常服蛤蚧萝卜汤矽肺患者可无恙
(128)
白及冰糖燕窝汤肺痨咳血食用良
(128)
陈皮麻雀炖汤食呃逆七日可痊愈
(128)
花生红枣党参汤食用一周紫癜康
(128)
食用大蒜辣椒汤治疗寒疟功效强
(129)
桃叶煎汤服五天温疟治愈身体健
(129)
姜葱枣汤疗效好虚寒感冒三日消
(129)
食用豆腐石膏汤肺胃郁热鼻衄康
(129)
马齿苋绿豆汤治疗痢疾和疮疡
(130)
食用红枣绿豆汤治疗贫血功效强
(130)
常饮红枣木耳汤贫血患者可健康
(130)
代茶常饮刀豆汤恶风畏寒可无恙
(131)
食用人参莲子汤可治头晕和便溏
(131)
日饮香菜大米汤治好感冒体无恙
(131)
葱白香菇入乳汤小儿感冒三日康
(132)
荠菜甘草煎药汤预防流感功效强
(132)
常食桂圆红枣汤益智健脑治健忘
(132)
田螺煎汤饮三日腹痛便血即可止
(133)
食用木耳豆腐汤痢疾腹痛可健康
(133)
木耳醋汤治血痢腹中绞痛可痊愈
(134)
痢疾便血不用慌请喝红糖木耳汤
(134)
人参茯神枣仁汤心悸不宁可无恙
(134)
连饮十天人参汤气虚头痛无症状
(134)
食用冰糖黄精汤低热痰血可健康
(135)
食用苏杏生姜汤风寒咳嗽五日康
(135)
常食葶苈大枣汤喘不得卧可健康
(135)
扁豆山楂韭菜汤冠心病人常食康
(136)
白芷煎汤代茶饮连服数日治头痛
(136)
草决明海带汤偏头痛可饮用
(136)
饮用甘草大枣汤心悸不宁可无恙
(136)
橘苓姜汤可代茶咳嗽痰多酌量饮
(137)
罗汉果柿饼汤治肺热疗哮喘
(137)
虫草桃仁萝卜汤身患矽肺疗效强
(137)
常服夏枯麦冬汤矽肺患者可健康
(137)
仙鹤红枣汤味鲜贫血出血饮半月
(138)
药膳治疗肾阳虚请喝双鞭壮阳汤
(138)
饮汁类
药饮治便秘服后疗效奇(141)
绿豆麻黄做饮料伤风流感可饮用
(142)
常服五汁安中饮可治吞咽梗涩痛
(142)
服用三天三根饮治好感冒体安宁
(142)
服用金针白茅饮衄血咳血半月停
(143)
服用甘蔗生姜饮胃火上行三日停
(143)
连服麦芽山楂饮突发呕吐可安宁
(143)
常喝山楂消脂饮降脂防病效果奇
(143)
请君自制姜枣饮预防感冒止胃痛
(144)
常喝冰糖酸醋饮高血压病可减轻
(144)
冲服猪胆绿豆饮帮助治疗冠心病
(145)
连服米醋红糖饮胃寒呃逆数日宁
(145)
龙眼枣仁芡实饮头晕目眩十日停
(145)
胃阴不足患呕吐频频服用羊奶饮
(145)
葫芦茶冰糖饮治疗咳嗽代茶饮
(146)
杏梨饮可治病肺燥干咳请服用
(146)
自制沙参百合饮干咳无痰酌量用
(146)
热服姜糖苏叶饮哮喘气急代茶用
(146)
代茶常喝桑杏饮干咳无痰十日宁
(147)
刀豆生姜红糖饮胃寒呃逆可选用
(147)
山药玉竹参梗饮可治矽肺和胸痛
(147)
冲服干姜车前饮急性腹泻三日停
(148)
若要防治冠心病代茶常喝四味饮
(148)
甘草醋饮代茶喝治疗慢性气管炎
(148)
连服菊楂决明饮可以治疗冠心病
(148)
马齿苋藕汁饮热毒血痢四日宁
(149)
马齿苋汁加白糖饮用三日痢疾康
(149)
味美爽口酸枣汁镇静催眠又止渴
(149)
沙参蔗汁疗效好阴虚发热可治好
(150)
鲜地黄汁不可少可治阴虚和肺痨
(150)
海带决明煎剂吃血脂偏高可降低
(150)
石榴果皮加白糖细菌性痢疾数日康
(150)
四味水煎服五日身患呃逆可医治
(151)
瓜蒂水煎服五日胃寒呃逆可保治
(151)
食用紫草大枣煎可治紫癜身体健
(151)
参竹枣煎开水冲可以治疗心绞痛
(151)
连服藕汁蜂蜜露血热鼻衄可止住
(152)
食用蜜糖双花露润肺消炎止咳嗽
(152)
糖水百合服数日虚烦失眠可医治
(152)
劝君饮用姜糖液风寒感冒可治好
(153)
糕点类
麦麸汤圆可常食肺痨虚汗可医治(157)
蜜饯百合请常食肺痨痰稠能医治(157)
蜜饯红娘可治病高脂血症很适用
(157)
桑椹饼干可治病大便干结常食用
(158)
核桃芝麻桑叶泥治疗失眠和便秘
(158)
连吃虾仁芝麻糕头晕失眠效果好
(158)
常食莲肉糯米糕健脾益肾兼固涩
(159)
食用阳春白雪糕治疗泄泻有特效
(159)
温食山药扁豆糕泄泻便溏有疗效
(159)
常服秘方噎嗝膏饮食难咽可治好
(160)
食用百合雪梨膏润肺清心效果奇
(160)
连服数月五味子膏
神经衰弱疗效好
(160)
龙眼参膏是个宝心悸不宁食用好
(161)
二冬膏治肺痨一个疗程可见效
(161)
常吃莲子人参羮补脑益心又强身
(161)
连吃百合银耳羮失眠健忘可减轻
(161)
食用银耳山楂羹高脂血症数日平
(162)
百合蛋羮可治病神经性呕吐请食用
(162)
营养不良贫血症常食当归羊肉羮
(162)
丁香姜糖随意食呕吐胃痛可医治
(163)
玫瑰香蕉有奇效肠燥便秘常食好
(163)
茶酒类
返老还童茶减肥又美发
(167)
姜茶饮有便方清热解毒健胃肠
(167)
川芎糖茶三日服风寒头痛可康复
(168)
健身茶饮决明子降压明目利
血管(168)
烦躁不眠别害怕频饮莲子甘草茶
(168)
老年便秘别害怕饮用决明苁蓉茶
(169)
刀豆根茶可治病风寒头痛请饮用
(169)
天天频饮降压茶可以治好高血压
(169)
虚烦不眠别害怕饮用豆麦莲子茶
(169)
常饮菊花乌龙茶可以治疗高血压
(170)
菊花两朵一撮茶清心明目有寿加
(170)
五种药酒治白带适量饮用起效快
(171)
慢性咽炎苦酒汤苦尽甘来病根除
(172)
说屠苏话药酒防病祛病可大补
(173)
常喝首乌酒白发变黑可延寿
(174)
通经活血红花酒妇女痛经可医治
(175)
菊花当归枸杞酒气虚血亏可滋补
(175)
常饮枸杞龙眼酒头晕健忘治又补
(175)
连饮数日橘红酒胃寒呃逆可消除
(176)
胃脘胀痛有良方玫瑰露酒可常服
(176)
酒服蕹菜根可防温疟病
(176)
酒服独头蒜寒疟可缓解
(176)
胡椒米酒宜温服医治寒疟疗效优
(177)
牛胎盘加酒煮喘息痰鸣十日除
(177)
白酒烧鸡蛋可治风湿病
(177)
详细介绍:编者利用10余年时间收集了大量关于药膳的一手资料,经过反
复查证核实,精心编成此书。本书以菜肴、粥、汤等成品性状分类,详细地介绍了古今医
家、养生学家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药膳良方,并将小标题编成顺口溜
,可读性强,易懂易记。特别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为家庭主妇下厨烹调药膳、提高
全家人的生活品质提供了方便。使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即可起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
作用。本书既是实用的普及健康知识的家庭读物,可作为礼品送给父母;又是各类饭店厨师
、广大医务人员、从事养生研究的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