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防治高血压趋利避害 |
编 号: 194470 |
著 作 者: 杨玺
|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书 号: 9787509102732 |
|
出版日期: 2006-12-1 |
市 场 价: ¥26 元 |
书 店 价: ¥23.4 元 |
立即节省: ¥2.6 元 |
人 气: |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
|
内容简介
本书就高血压的概念、高血压与心脑
血管病及其“源头”的关系、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高血压的预防、高血压的一般
治疗、高血压的
药物治疗、特殊类型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的生活起居及保健、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危险伙伴”的防治、高血压认识和诊治中的误区等内容向读者做了详尽地阐述。其内容新颖、系统、详细、
实用,适合于广大群众,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阅读。同时,对于
临床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高血压的概念(一)血压是怎么回事血压是怎么形成的/1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3(二)高血压的分型、症状及
诊断何谓原发性高血压/4何谓继发性高血压/5高血压病有哪些常见症状/5高血压的诊断
标准/7高血压患者应做哪些检查/8怎样诊断及
鉴别诊断高血压/10(三)高血压的易患、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源头)高血压的患病因素有哪些/12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病/13危险因素让血压攀升/16
心理因素与高血压/18二、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及其“源头”的关系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19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20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关系/22高血压病与脑出血的关系/23高血压与
糖尿病狼狈为奸/24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26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病的关系/27高血压患者应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28吸烟与高血压的关系/29三、“把脉”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一)学会正确测量和
监测血压你会测血压吗/31家庭自测血压是自我保健的好方法/32正确选用电子血压计/33(二)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危害及其对策高血压的数字警告/34高血压会引起哪些并发症/35高血压病并发症及其危害/36高血压防治中的“三高”“三低”“三误区”/39(三)了解、掌握高血压的一般常识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40正确认识高血压/41“正常高值”——高血压的“警戒线”/43高血压症状≠高血压病/44同是高血压瘦人更危险/46高血压急症的治疗/47高血压患者要做哪些检查/48高血压病的七个不等式/49学会自觉控制血压/52防治高血压的新观念/53如何看待血压波动/57引起血压波动的原因/59高血压的“九个”魔鬼时间/60哪些高血压患者易发生意外/62高血压患者有时也可出现低血压/64治疗高血压不可一劳永逸/65患了高血压,照样能长寿/67(四)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和目标降压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69平稳降压/71高血压的理想降压目标/72降血压,目标因人而异/72降压,一定要到正常水平吗/73老年人降压要适度/75(五)正确把握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如何消除高血压病的“源头”/77白大衣高血压要不要治疗/79防治高血压有秘诀吗/80“五套马车”防治高血压病/82高血压家庭治疗ABC/85降压要“巧”/87高血压治疗中的新观点/88针对性降压治疗/91血压突然升高,如何自救/92(六)正确把握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发现高血压要马上服药吗/94谁需要服降压药/96无症状可以不服降压药吗/9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要不要服降压药/98理想降压药有9个标准/99趋利避害治高血压/99降压用药,时间“巧”安排/101治疗高血压为何推荐长效降压制剂/104降压药不宜经常换/104莫把降压药当作自助餐/106高血压患者能凭“感觉”服药吗/109高血压为什么要“个性化”治疗/111降压药为什么要按时按量服用/112治疗3个月后,血压仍未降到安全线怎么办?而降到安全线的是否可以停药?/113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吗/115(七)降压治疗的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服药五忌/117三种行为可导致血压调控失常/118别让药物使高血压病“火上浇油”/119(八)树立长期与高血压斗争的信念四、高血压的预防五、高血压的一般治疗六、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一)降压药物的选择(二)常用降压药物的分类概况(三)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四)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五)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七、特殊类型高血压的防治八、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起居及保健九、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和脑卒中)主要的可控制“源头”即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等,它们都是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很少有人只具有一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例如,80%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多种“源头”;又如代谢综合征患者可同时具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等。而心脑血管病正是这多种“源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其“上游”(源头)、“中游”(动脉粥样硬化)和“下游”(冠心病、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已证实,多种轻度“源头”并存要比单一严重“源头”对心脑血管的危害大得多,即“源头”的危害性是相乘的。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实践证明,只有堵住了“上游”,才能避免和延缓“中游”和“下游”的发生和发展。新近研究表明:改变生活方式(即做到合理膳食、适......
其他说明
印张8.625
字数211
页数257
开本大32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广东汕头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