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贫血症药膳治疗 |
编 号: 193666 |
著 作 者: 裴素萍王磊裴振生 |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书 号: 9787509108093 |
|
出版日期: 2007-6-1 |
市 场 价: ¥18 元 |
书 店 价: ¥16.2 元 |
立即节省: ¥1.8 元 |
人 气: |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
|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各类贫血的病因、
临床特点、
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对27种补血食物的
营养成分、性味归经、食疗功效和注意事项;147首补血止血药膳食疗方的原料、制法和功效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本书所介绍的饮食疗法,原料来源丰富,制作方法简便,有重要
实用价值。是广大贫血患者、基层医务人员、营养师和烹饪师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概论篇一、贫血的病因、
病理(一)
西医对贫血的认识(二)常见贫血性
疾病(三)
中医对贫血的认识二、贫血的临床特点(一)贫血的一般症状(二)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三、贫血的诊断(一)病史采集(二)体格检查(三)实验室检查(四)其他检查四、贫血的防治(一)病因
治疗(二)
药物治疗(三)输血(四)脾切除(五)骨髓移植(六)营养治疗药膳篇一、药膳的配伍禁忌1.
中药配伍禁忌2.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3.食物与食物配伍禁忌二、常用药膳原料及其功效(一)常用补血食物(二)常用补血中药三、常用药膳(一)血虚类药膳(二)气虚类药膳(三)阴虚类药膳(四)阳虚类药膳
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表现之一,其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萎靡、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黏膜苍白;心悸、心率加快等。由于起初这些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不是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
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所以一旦发现贫血,应及时查找其病因并进行诊治。基于其临床特点不同,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为性贫血和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低色素性贫血等等。其中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
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育龄妇女、婴幼儿均相当高。据调查显示: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在6个月~2岁婴幼儿为33.8%~45.7%,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为19.3%,育龄妇女为11.4%,10~17岁青少年为9.8%。铁缺乏主要和以下因素相关:婴幼儿辅食添加不足,青少年偏食,妇女月经过多及某些病理因素等等。通过调整饮食可以有效地改善贫血患者的状况。药膳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这充分说明古人和历代
医学家是非常重视以食物养生和以食物治病的。我国传统医学史上也有多部有关食疗的医学巨著,如我国第一部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就记载了食用植物和动物在
医药上的应用。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许多食物有治疗贫血的作用,我国传统的药膳和食疗方剂含有治疗贫血的有效成分,可起到治疗贫血的作用。根据中医
理论和现代食疗知识,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编成本书。为使读者能够正确对证选用药膳方,对药膳方按照中医辨证原理进行了分类,以方便读者引用。因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书中不当之处,诚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改正。编者
2007年1月20日
其他说明
印张7
字数91
页数97
开本小16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广东汕头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