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中西医结合诊疗黄褐斑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中西医结合诊疗黄褐斑

编    号: 193230
著 作 者: 叶世龙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书    号: 9787509113981
出版日期: 2008-1-1
市 场 价: ¥18 元
书 店 价: ¥16.2 元
立即节省: ¥1.8 元
人    气: 

中西医结合诊疗黄褐斑   中西医结合诊疗黄褐斑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作者以长期从事黄褐斑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为基础,参以古今中外有关黄褐斑的诊疗资料,立足于新颖实用,以突出中医辨证论治为重点,分4章系统论述了黄褐斑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并附有历代有关本病的治疗方剂和研究文献。本书中西兼备,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尤其是医学美容工作者和专业美容师必备的参考书,也是广大美容爱好者,特别是黄褐斑患者问因寻药的首选读物。

第1章〓病因病理〖STBZ〗〖WTBZ〗〖HT〗〖HS)〗一、中医病因病机(一)胞宫失常(二)冲任损伤(三)肝气郁结(四)精血不足(五)肾阳亏虚(六)脾胃不调(七)浊热内盛(八)感受外邪二、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一)黑素形成机制及其影响(二)酪氨酸酶的影响(三)性激素的影响(四)性调节激素的影响(五)妊娠的影响(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七)促黑素细胞激素的影响(八)〖ZK(〗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的影响〖ZK)〗(九)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十)某些药物的影响(十一)日光照射、热刺激的影响(十二)某些化妆品的影响(十三)某些疾病的影响(十四)皮损区微生态失衡的影响(十五)自由基损害的影响(十六)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十七)维生素缺乏的影响(十八)微量元素异常的影响(十九)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二十)精神因素的影响(二十一)饮食因素的影响(二十二)遗传因素的影响(二十三)炎性介质等的影响(二十四)原因不明〖HS(2〗〖JZ〗〖HT5Y3〗〖STHZ〗〖WTHZ〗第2章〓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STBZ〗〖WTBZ〗〖HT〗〖HS)〗一、临床表现二、实验室检查〖HS(2〗〖JZ〗〖HT5Y3〗〖STHZ〗〖WTHZ〗第3章〓诊断与鉴别诊断〖STBZ〗〖WTBZ〗〖HT〗〖HS)〗一、诊断方法二、中医诊断标准(一)辨证要点(二)色斑辨证三、西医诊断标准四、鉴别诊断〖HS(2〗〖JZ〗〖HT5Y3〗〖STHZ〗〖WTHZ〗第4章〓治疗〖STBZ〗〖WTBZ〗〖HT〗〖HS)〗一、中医治疗原则(一)未病先防(二)治病求本(三)调整阴阳(四)调理脏腑气血(五)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六)病证结合二、分型论治(一)内治(二)外治三、西医治疗(一)内服药(二)外用药(三)理化疗法四、食疗(一)西医学之人体必需营养物质对黄褐斑的影响(二)中医对食物的分类(三)〖WB〗黄褐斑常用食疗方桃脯樱桃荔枝野葡萄葡萄酒椰子瓤萝卜生津活血饮三豆饮甘果润肤汁燕窝粥冰糖燕窝羹胡麻牛乳羹羊奶羹鹿肉汤鸡肉馄饨羊肉粥猪肝粥紫河车猪肾山药苡米粥当归黄芪黄鳝汤山药生地枸杞子蒸水鸭健脾消斑粥参芪归芍饮补气养血小米粥枸杞桂圆羹无花果陈皮炖牛肉汤海参肉片当归汤枸杞生地散驻颜酒归元仙酒桃花酒黑木耳红枣汤黑白木耳羹当归山楂茶山楂橘皮饮三仁祛斑粥五、疗效判定标准六、预防与调护附录A黄褐斑治疗方剂一、内服方二、外用方附录B历代黄褐斑文献辑录
黄褐斑是常见、难治性疾病。过去一直将本病归入皮肤病学,但从已知的病因与病理机制来看,本病除与皮肤科相关外,还涉及内科妇科神经、精神、外科及新兴学科——医学美容等领域,故临床应以大内科的视野来研究、治疗本病,而不能只局限于皮肤病学一科。随着自然环境、生活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日益加剧,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人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颜面健美和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构成了巨大压力。故无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及美容学都将其列为重要病种加以讨论。然而,由于本病潜在致病因素的不确定性、病理机制的复杂性,使得西医400年的探索、中医数千年的实践,均未能对本病的治疗研究获得有效突破,成为困扰临床至今的一大难题。因此,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其研究概况、病因病理、治疗与防护等,对启发和深化本病今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突出中医辨证论治为重点,以作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诊疗资料的基础上,从中西医结合方面分4章阐述黄褐斑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这些内容基本上反映了现代中西医对本病诊疗研究的前沿动态。书末附有历代关于黄褐斑的治疗方剂(其中的“功效”和“运用”部分内容是作者根据临床应用实际而增补)和......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印张6.625
字数147
页数192
开本大32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广东汕头

相关书籍
用户评论共0 条
用户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