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角膜屈光
手术的
基础和
临床进展,荟萃了屈光手术的新
理论和新
技术。全书共分六章,包括:角膜屈光手术相关的大体及显微
解剖,角膜特殊的生理特性,不同手术方式对角膜的损伤及角膜的修复特点,对角膜板层刀的结构、工作原理、不同种类角膜板层刀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角膜瓣制作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飞秒
激光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在
眼科领域特别是在眼屈光手术领域的应用进展。力求基础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本书适合眼科医师、眼屈光手术医师及眼科研究生阅读。
精彩片段:
"全球每年角膜屈光手术的数量达到200万左右。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角膜屈光手术成功的
标准亦在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术后裸眼视力大于0.5即为手术成功,而现在手术成功的标准已提高至裸眼视力不低于1.0。随着角膜板层刀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准分子激光
设备的不断改进、主动式眼球追踪系统的发展,角膜屈光手术的精确性已经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广大近视患者对角膜屈光手术疗效的期望仍在不断提升,对术后视觉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
医院是
卫生部部属医院,在广大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1995年8月,眼科成立了眼屈光
治疗中心,1995年8月在省内首次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romy,PRK),1996年2月开展省内首台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2001年8月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并
指导全国各省市五十余家医院开展以上手术,目前屈光中心年手术量在6 000台左右。屈光治疗中心的发展见证了角膜屈光技术及设备的进步。我们屈光中心使用过的角膜板层刀有MoriaCB、MoriaⅡ、MK
2000、Hansatome、XP、SCHWIND的CarriazoPendular、AMO的AmadeusⅡ等,我们也密切关注飞秒激光取得的临床进展。在大量开展标准化手术的同时,个体化手术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领域不同科技成果之间的互相促进,推动角膜屈光手术进入了新技术时代。
眼科屈光手术医生和广大患者的追求目标是更好的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更少的术后并发症。伴随着角膜板层刀的改进和飞秒激光的应用、个体化治疗的展开,手术的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不断得以提升。这使部分患者甚至医生似乎认为角膜屈光手术是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的简单操作,然而角膜不是一块简单的塑料,而是一个有着独特生理结构且对外界刺激有极其复杂反应的特殊组织,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比眼科其他手术患者有着更高的视力要求。角膜屈光手术是精密度要求极高的手术,对相关的解剖、生理、
病理知识的认识,对角膜手术
最新技术的了解,有助于屈光手术医生对手术及术后反应的理解和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本书对角膜屈光技术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相信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新宇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屈光治疗中心
2009年8月"
章节目录:
"第一章角膜解剖组织学(1)
第一节角膜屈光相关的大体解剖(1)
第二节角膜的显微解剖(6)
第三节角膜的
神经解剖(12)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角膜生理(15)
第一节角膜上皮生理(15)
第二节角膜基质生理(16)
第三节角膜内皮生理(18)
第四节角膜的透明性(20)
第五节角膜的渗透性(22)
第六节角膜的
营养代谢(23)
第七节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的影响(24)
参考文献(28)
第三章角膜病理(30)
第一节角膜上皮损伤及修复(30)
第二节角膜基质损伤及修复(33)
第三节角膜神经损伤及修复(34)
第四节细胞因子对角膜损伤的调控(37)
第五节角膜对不同屈光性手术方式的组织
病理学反应(40)
参考文献(43)
第四章屈光手术的进展(46)
第一节角膜屈光手术的进展(46)
第二节晶状体屈光手术的进展(53)
第三节巩膜屈光手术的进展(58)
参考文献(59)
第五章微型角膜板层刀技术(61)
第一节微型角膜板层刀的构造和工作原理(61)
第二节微型角膜板层刀的种类(62)
第三节微型角膜板层刀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及处理(69)
参考文献(77)
第六章飞秒激光的应用(79)
第一节激光基础知识(79)
第二节飞秒激光基础知识(81)
第三节飞秒激光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83)
第四节飞秒激光机的发展及临床应用(91)
第五节目前市场上四种用于屈光手术的飞秒激光系统的比较(96)
第六节飞秒激光机的优缺点及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98)
小结(102)
参考文献(102)
附件手术同意书样本(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