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最近浏览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与技术实现/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与技术实现/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编    号: 296863
著 作 者: 李军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书    号: 9787121083105
出版日期: 2009-3-1
市 场 价: ¥39 元
书 店 价: ¥35.1 元
立即节省: ¥3.9 元
人    气: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与技术实现/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与技术实现/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与技术实现/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对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实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便于读者对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体系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作者还结合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主流研究方向。全书分为8章,主要介绍了异构无线网络中垂直切换,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理论模型,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异构无线网络中接入选择策略等内容。本书内容全面,适合作为计算机、通信及电子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及其相关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1.2.1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2.2宽带无线接入的发展趋势
  1.2.3多种无线接入网络的共存与融合
 1.3未来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特征
 1.4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概念
  1.4.1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义和特征
  1.4.2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
  1.4.3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化研究
  1.4.4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
 1.5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技术问题
  1.5.1基于网络层的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
  1.5.2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架构和理论模型
  1.5.3异构无线网络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1.5.4异构多模终端和接入选择机制
  1.5.5软件无线电和重配置
  1.5.6异构网络间垂直切换的研究
  1.5.7TD-SCDMA与WIMAX融合方案
 1.6基于IP的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研究现状
  1.6.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
  1.6.2业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项目
  1.6.3其他机构和组织的相关研究情况
 参考文献
第2章基于网络层的异构无线网络融合
 2.1引言
 2.2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
 2.3基于网络层的移动性管理
 2.4基于移动IP的异构无线网络融合
  2.4.1移动IP的工作机制
  2.4.2移动IP的切换技术
  2.4.3移动IP切换性能优化
  2.4.4减少移动IP切换时延的理论分析
  2.4.5移动IP的流切换技术
 2.5分层移动IP最优管理区域设置方案
  2.5.1分层移动IP的网络分析模型
  2.5.2分层移动IP最优管理区域的设置方案
  2.5.3仿真及分析
 2.6移动IP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2.6.1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IP技术
  2.6.2B3G中扁平的移动IP网络结构
  2.6.3移动IP与UMTSGTP性能对比
 参考文献
第3章异构无线网络中垂直切换
 3.1概述
 3.2异构无线网络重叠覆盖的场景
 3.3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
 3.4异构无线网络间垂直切换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3.4.1研究现状

  3.4.2面临的挑战
 3.5联合垂直切换判决策略
  3.5.1UMTS和WLAN异构融合的体系架构
  3.5.2垂直切换过程
  3.5.3联合垂直切换判决算法
 3.6通用的垂直切换性能评估模型
  3.6.1垂直切换评估模型
  3.6.2转移概率
  3.6.3垂直切换性能评估
 参考文献
第4章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理论模型
 4.1新一代网络层移动性管理理论模型
  4.1.1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架构
  4.1.2HNMM的系统逻辑网络结构
  4.1.3基于HNMM的网络层移动性管理参考模型
  4.1.4HNMM网络层移动性管理的关键技术
  4.1.5基于HNMM的GPRS/WLAN异构网络融合实例
 4.2自适应移动性管理体系结构
  4.2.1基于IP的移动性管理的体系结构
  4.2.2自适应移动性管理体系结构的概念
  4.2.3自适应移动性管理的基本目标和特征
  4.2.4自适应移动性管理的体系结构和功能
  4.2.5AMM的关键技术
  4.2.6AMM应用于WLAN-GPRS网络融合场景
 4.3多层联合优化的移动性管理
  4.3.1基于移动IP的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方案
  4.3.2基于移动SIP的应用层移动性管理方案
  4.3.3两种方案的比较
  4.3.4基于移动IP和移动SIP多层联合优化的移动性管理方案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236
16开

第一发货地
北京朝阳区

相关书籍
用户评论共0 条
用户评论共 0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