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 按摩治百病(修订版) |  
					| 编    号: 377043 |  
					| 著 作 者: 薛永阁 主编 |  
					|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书    号: 9787122141804 |  |  
					| 出版日期: 2012-9-1 |  
					| 市 场 价: ¥29.8 元 |  
					| 书 店 价: ¥28.3 元 |  
					| 立即节省: ¥1.5 元 |  
					| 人    气: |  
					|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
 |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
按摩养生
理论及日常保健按摩疗法,并针对百余种常见病及生活中常见的急性突发性
疾病传授了行之有效的按摩方法。力求呈现给读者最为简单易学、
实用有效的按摩知识和按摩保健
治疗手法。本书融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便于读者快速选择与学习自己所需的按摩治疗方法,适用于各个文化阶层的广大读者,特别是中老年读者阅读和学习。  
    本书第一版自
2009年1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部分读者还为本书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为了使本书更加完善,能更好满足读者需求,我们根据读者反馈的意见及市场需要,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修订版除了继续沿用第一版的精华内容外,做了许多修改和调整。首先,对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内容进行了合并,使该部分内容、结构更加紧凑,概括性更强。其次,增加了按摩方的数量,令内容更全面、科学,实用性更高,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按摩方。第三,本书对图片数量进行调整,对常用穴位、经络做了更详细的注解,解决了读者取穴定位的难题。读者可以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参照本书在家里方便、及时地进行自我保健、养生和治疗。 
    希望《按摩治百病(修订版)》能够给读者大众带来更实际、更有用的帮助。不过,中
医学博大精深,按摩又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撷取的仅为沧海一粟,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4月 
第一版前言 
    按摩养生可谓是中华传统养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在祖国医学中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在
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日臻完善。它既具有
中医学的理论
基础,又包含了各种手法运用的独到之处。通过在人体一定穴位上,运用推、拿、揉、压、搓、叩、抖、运、 、捏等手法,来达到舒筋、健体、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 
众所周知,身体的
健康与否,对于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也和家庭的幸福美满密切相关。人们在青年时期一般对身体的保健不太重视,但是到了中年和老年的时候,由于多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疲劳积聚,加上人体内各个器官及筋体肌肤不同程度的劳损和退行性变化,就会导致一些病症。为了加强身体的保健,提高体质机能,以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学习、生活,故而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按摩方法。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按摩手法作用于皮肤肌肉,可使皮肤里丰富的毛细
血管网扩张,促进循环,改善
营养,增强汗腺、皮脂腺的功能,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提高其工作能力及耐力,增强肌腱和韧带的弹性,消除关节挛缩,增强关节的活动性。按摩还可刺激感觉
神经末梢,产生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调整全身机能,振奋精神,增强体质。 
    本书讲述了经络按摩常用穴位、手法以及如何用经络按摩和穴位按摩的方法防治常见疾病。所介绍的按摩知识和按摩保健治疗手法简便易学,而且紧随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常见病和常发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按摩方法,使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编者 
2008.5  
第一章 初识按摩 1 
按摩的起源与发展 /2 
按摩的原理与功效 /4 
按摩的种类与方式 /8 
按摩的适应证 /10 
按摩的禁忌证 /11 
按摩中的几个
心理问题 /14 
按摩
设备的使用 /16 
按摩环境的选择 /18 
按摩时间的把握 /21 
环境温度的掌控 /22 
按摩需知的几个技巧 /22 
按摩手法力度的掌握 /23 
人体取穴原则 /25 
全身的按摩顺序 /26 
经络按摩方向的注意事项 /31 
第二章 按摩穴位 32 
人体经络分布 /33 
人体穴位详解 /52 
按摩取穴与配穴的方法 /64 
循经感传 /70 
第三章 按摩常用手法要领 72 
按法 /73 
摩法 /82 
推法 /87 
拿法 /98 
揉法 /103 
捏法 /111 
振法 /113 
拍法 /115 
压法 /116 
搓法 /118 
叩法 /119 
法 /120 
扫散法 /122 
拨法 /123 
运法 /125 
摇法 /127 
擦法 /132 
掐法 /134 
点法 /137 
抖法 /140 
啄法 /141 
提法 /143 
梳法 /146 
捋法 /147 
弹筋法 /149 
拨筋法 /150 
理筋法 /151 
第四章 人体部位养生按摩 156 
头部 /157 
眼部 /158 
鼻部 /158 
牙 /158 
舌 /159 
面部 /160 
喉部 /160 
耳部 /161 
颈椎 /161 
肩部 /162 
腋窝 /162 
胸部 /162 
腹部 /163 
腰部 /164 
背部 /164 
上肢 /165 
下肢 /165 
手部 /165 
足部 /166 
肘部 /167 
踝部 /168 
髋部 /168 
脊椎 /168 
第五章 常见保健按摩疗法 170 
防衰益脑 /171 
益肾固本 /172 
增智聪脑 /174 
强心益气 /174 
强脾健胃 /175 
祛除黄褐斑 /176 
抚平皱纹 /177 
防脱发 /178 
唇肌保健 /179 
舒缓肌肤疲劳 /180 
预防便秘 /181 
预防近视 /183 
恢复精力 /184 
运动后保健 /185 
更年期保健 /186 
睡前保健 /188 
第六章 常见百病按摩疗法 190 
头痛 /191 
感冒 /192 
高血压病 /194 
神经衰弱 /197 
便秘 /199 
痔 /200 
近视 /201 
远视 /202 
牙痛 /202 
耳鸣 /203 
咽喉肿痛 /205 
高血脂 /206 
咳嗽 /207 
糖尿病 /209 
冠心病 /211 
咽炎 /212 
鼻炎 /213 
颈椎病 /215 
颈疲劳疼痛 /217 
膝酸腿软 /218 
胃痛 /219 
胃脘病 /220 
胃下垂 /221 
半身不遂 /222 
腰肌劳损 /223 
腰椎间盘突出 /224 
腰腿痛 /226 
闪腰岔气 /227 
腰臀部劳损 /229 
腰痛不能举 /230 
落枕 /232 
头颈强痛 /233 
肩背软组织劳损 /233 
肩周炎 /235 
肩疲劳疼痛 /237 
肩痛不能举 /238 
脊骨强痛 /239 
腿部水肿 /241 
腿痛 /242 
下肢静脉曲张 /243 
下肢麻痹 /243 
行步难移 /245 
两臂难举 /246 
两臂顽麻 /247 
上肢痿痹 /248 
失眠 /249 
嗜睡 /250 
眼痛 /251 
迎风流泪 /253 
目翳 /254 
夜盲 /254 
青光眼 /255 
失明 /256 
耳聋 /256 
鼻塞 /257 
喉痹心烦 /257 
低血压 /258 
面瘫 /259 
中风不语 /259 
中风流涎 /259 
发热出汗 /260 
发热无汗 /260 
哮喘 /260 
咯血 /262 
脏躁症 /262 
疝气 /263 
呃逆 /263 
呕吐 /264 
慢性腹泻 /265 
腹胀 /266 
疟疾 /267 
脱肛 /267 
小便赤涩 /268 
小便不利 /268 
小便不通 /268 
小便频数 /269 
遗尿 /270 
肝硬化 /270 
腰痛 /271 
手背痛麻 /272 
五指不能屈伸 /272 
跟腱扭伤 /272 
肩关节损伤 /273 
肘关节扭伤 /274 
网球肘 /274 
腱鞘囊肿 /275 
腕关节痛 /276 
弹响指 /277 
膝关节痛 /277 
退行性膝关节炎 /279 
胫骨结节骨骺炎 /280 
半月板嵌顿性损伤 /281 
踝关节扭伤 /282 
肌肉粘连 /283 
皮肤瘙痒 /283 
牛皮癣 /284 
扁平疣 /284 
头屑过多 /285 
冻疮 /285 
斑秃 /286 
第七章 急救按摩疗法 287 
心绞痛 /288 
血压骤升 /289 
昏厥 /290 
中暑 /291 
眩晕 /292 
受惊 /293 
心悸不安 /294 
癫狂 /295 
中风昏迷 /296 
暴泻 /297 
鼻出血 /297 
暴喑不能言 /298 
腿抽筋 /299 
脚抽筋 /300 
手指痉挛 /301 
急性肌肉拉伤 /301 
附录 人体穴位位置 302  
		
		其他说明
		开本:24 装帧:平 版次:2版1次 页数:314页 
		
		第一发货地
		北京朝阳区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