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放射治疗剂量学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放射治疗剂量学

编    号: 193595
著 作 者: 王鹏程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书    号: 9787509110058
出版日期: 2007-7-1
市 场 价: ¥28 元
书 店 价: ¥25.2 元
立即节省: ¥2.8 元
人    气: 

放射治疗剂量学   放射治疗剂量学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06年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国内首部放射治疗剂量学本科教材。全书共分12章,包括医学放射物理基础放射治疗设备与方法、放射治疗中X射线剂量分布于计算、射线束修整、电子线剂量学、放射治疗计划方法、近距离治疗剂量学、放射治疗新技术、放射治疗的剂量-时间粉刺关系及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与控制以及5项放射治疗剂量学实验。作为医学影像学专业、放射医学专业以及以学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本书既是高校教材,也是放射治疗物理师、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师的工作手册,上岗资格考试、专业晋升考试参考书。

概述一、放射治疗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史二、放射治疗学的学科基础与放射诊疗剂量学三、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1章辐射剂量学的物理基础第一节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电离辐射二、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三、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剂量学中的基本辐射量一、能量转移系数和能量吸收系数二、粒子注量Φ和能量注量Ψ三、照射量X、吸收剂量D和比释动能K四、照射量、吸收剂量、比释动能的相互关系第三节体模一、体模的概念二、组织替代材料间的转换三、体模分类第四节剂量测量一、照射量测量二、吸收剂量测量第2章放射治疗射线产生原理与设备第一节X射线产生与深部治疗X线机一、X线机的基本构造二、X线的产生及X线机输出特性第二节γ射线与远距离60Co治疗机一、γ射线与Co源二、60Co治疗机的基本构造三、60Co治疗机半影四、60Co治疗机的临床应用特点第三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基本结构三、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临床应用特点第四节近距离后装治疗机第五节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一、普通模拟定位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二、CT模拟机第3章放射治疗深度剂量分布第一节放射治疗物理学有关的名词第二节百分深度剂量一、百分深度剂量二、影响深度剂量分布的因素第三节组织空气比一、组织空气比(TAR)二、影响组织空气比的因素三、组织空气比与百分深度剂量的关系四、散射空气比第四节百分深度剂量及组织空气比剂量计算实例一、常规外照射治疗剂量计算实例二、旋转照射剂量计算实例第4章放射治疗剂量计算体系第一节散射线校正剂量学参数一、原射线与散射线二、准直器散射因子放射治疗剂量学目录三、体模散射因子第二节组织体模比与组织最大剂量比一、组织体模比二、组织最大剂量比三、散射最大剂量比与非规则野剂量计算第三节处方剂量的计算一、加速器、60Co治疗机输出剂量校准二、加速器剂量计算实例三、60Co治疗机剂量计算实例第5章等剂量分布与射线束修整第一节等剂量曲线一、等剂量曲线二、等剂量曲线的测量三、影响等剂量曲线的因素第二节楔形板及其照射技术一、楔形角二、楔形因子三、放射治疗机的楔形板系统第三节治疗剂量分布的组织体表轮廓及组织非均匀性校正一、照射野内体表轮廓起伏对深度剂量的影响二、组织补偿三、照射野内非均匀组织对深度剂量的影响第四节射线束的修整一、铅挡块厚度二、铅挡块的制作三、多叶准直器第6章电子线治疗剂量学第一节电子线的能量表述方法一、最可几能量二、平均能量三、深度能量第二节电子线的剂量分布特征一、百分深度剂量曲线二、影响电子线深度剂量分布的因素三、电子线源点的确定四、X线污染第三节电子线治疗的计划设计一、能量及照射野的选择二、电子线的补偿技术三、电子线照射野的成形四、电子线斜入射及空气散射修正五、组织非均匀性校正六、电子线照射野的衔接第四节电子线的特殊照射技术一、电子线旋转照射技术二、电子线全身照射技术三、术中照射技术第7章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第一节治疗计划设计中的几个概念第二节放射治疗照射野设计原则一、放射治疗照射野设计的剂量学原则二、外照射放射治疗照射野设计的一般方法三、楔形照射野的设计第三节相邻射野的连接与设计一、共面照射射野相接方法二、两正交野相接的方法三、处理照射野的相接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节病人的定位、摆位及等中心点的确定一、病人定位、摆位的一般要求二、等中心点的确定第五节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一、治疗计划设计二、治疗计划的确认三、治疗计划的执行第8章近距离治疗剂量学第一节近距离治疗放射源第二节放射源的强度表示及剂量计算一、放射源的强度表示二、放射源的校准三、近距离照射的剂量计算第三节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系统一、组织间插植剂量系统二、腔内照射剂量学第四节近距离放疗技术一、靶区、施源器及解剖结构的空间定位二、剂量参考点的设置三、剂量的优化四、后装近距离放疗技术第9章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第一节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一、三维适形放疗的形成与发展二、三维适形放疗的设备要求三、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实施第二节调强适形放疗技术一、调强适形放疗的定义二、IMRT的临床价值三、IMRT的实现条件四、调强放疗的实施过程和可能方法五、调强治疗的验证六、治疗方案优化......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印张13.25
字数304
页数199
开本16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广东汕头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