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国粹,
中医文化一直是国人的骄傲。近年来,中
医学更是作为世界医学重要的分支受到广泛关注。在
2003年的“非典”斗争中,中医更是为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借着一轮又一轮的中医热潮,
针灸、刮痧、火罐、耳穴、足疗等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打开电视,经常看到播放中医养生的节目,关于足疗、刮痧、火罐、耳穴的节目可以说是应接不暇,那你知道艾灸这种疗法吗?
针灸包含“针”和“灸”两种疗法。“针”是针刺穴道,而“灸”,则是通过燃烧药材来熏烤穴道。灸疗指的是后一种疗法。不少人只知针而不知灸,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自古以来,艾灸疗法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治疗方法。查阅一下中
医药的发展史便不难发现,先贤最早用于防治
疾病的办法,既不是
中药,也不是针刺拔罐之类,而恰恰就是艾灸。不少古代医学大家,均偏爱灸法,如被誉为“神医”的华佗,给患者治疗疾病时就多采用灸法。晋代葛洪的妻子鲍姑,更是擅长用灸法。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收录的109首针灸医方中,其中99首为灸方。由此不难看出,艾灸这种疗法在古代有多重要了。
艾灸在古人心目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与艾灸独特的功效是密不可分的。艾灸的独特之处,用古人的话来讲叫“药之不及,针刺不到,心须灸之”,这就是说,得了病后,如果服药不收效,针刺不好转的话,必须要用灸。李时珍则认为:“艾灸通诸经,能除百种病疾,使沉疴之人可以康泰,其功以大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艾灸具有疏通所有经络的功效,因此可用于治疗各种各样的病症,即便病得很重的人,如能够用灸疗法来进行治疗,也可使身体恢复康泰。由此可见,在古人的眼里,灸法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针法。实际上,中药、针刺、灸疗、推拿,都具有相辅相助的作用。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说:“若针而不灸,炙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用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
有些病症用中药治疗效果好,有些病症用针刺治疗效果好,而有些病症则用灸疗效果最好。因此,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者是复合几种治疗方法。因此,重“针”轻“灸”,甚至是弃灸不用的做法是错误的。
艾灸不但能治病,还能用于防病保健和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就曾说:“灸则强食生肉。”说明灸法有增进食欲的作用。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也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着人。”意思是说在吴国(今江浙一带)蜀国(今四川、重庆等地)浏览之时,在身上施灸两三处,可以起到预防瘟疫疟疾等
传染病的作用。说明艾灸可以防病。灸法助人
健康长寿的例子也非常多,如孙思邈幼时多病,到了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结果到了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由此可见,灸法是
中医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医师的我,有责任让艾火重新燃烧起来。让它成为守护大众健康的法宝。我的传播对象,不是专家,不是学者,而是有着养生保健需求的普通读者。我所推广的方法,也是效果卓著,操作简便,非常适合于普通读者的方法。我在推广艾灸疗法的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一对应的食疗方法,让我们在接受艾灸的同时,也享受一下有益于健康的口福吧。
总之,我所做的一切,仅仅希望能对大众的健康有所裨益。当然,没有一种疗法是可以包治百病的。因此各位读者最好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因材施灸,适时适量,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第一章“艾”我健康,用艾灸筑起健康的屏障
话说艾灸的神奇功效 /002
体质不同,施灸有道,改善体质的艾灸 /004
“节气灸”,养生保健治未病 /008
当心触碰艾灸的13个禁忌 /010
第二章 艾灸护五脏,身心好顺畅
艾炷灸心俞、膏肓和足三里,可行气活血,宁心安神 /016
艾条灸阳陵泉,疏肝理气,胁肋不再疼痛 /20
艾条灸肺俞,宣肺理气,小儿肺炎去无踪 /24
艾条温灸足三里、关元,强胃健脾,贫血不贫 /27
艾灸神阙穴,补益肾阳,消除水肿 /31
第三章 用好“
美容灸”,灸出健康好气色
隔姜灸神阙,力去皱纹,留住青春 /37
艾条灸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祛除眼袋不用愁 /40
艾条雀灸曲池、合谷,巧治青春痘,脸如蛋白 /44
隔姜灸神阙,有效祛除黄褐斑,不再黑脸 /48
艾绒温筒灸丰隆、水道和水分,安全减肥,有效瘦身 /51
艾条灸关元,美发秀发不脱发 /55
第四章 灸走小症状,根除大隐患
艾条灸风池、肩中俞,可治寒湿型颈椎病 /59
隔姜灸百会,不再无故眩晕 /62
悬灸外关、足临泣、风池,偏头痛不再来 /66
艾条温灸翳风、风池,清除落枕的困扰 /69
艾灸神阙,治疗
口腔溃疡又快又好 /73
艾条灸大椎,治疗风热感冒效果好 /76
温灸神阙、关元,温阳祛湿止腹泻 /80
艾灸下巨虚大肠俞,给肩周炎患者松“膀” /83
第五章 我的情绪,艾灸做主,巧用艾灸调理七情
艾柱灸涌泉,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 /88
艾灸鬼哭穴,放飞焦虑的心情 /91
艾灸神门、三阴交,
神经衰弱不再来 /94
艾条灸气海、中脘、神阙、足三里,远离抑郁,走出消沉 /97
第六章 有“艾”更健康,灸出男性的迷人魅力七情
艾条灸血海、气海、阳陵泉,能有效调理慢性前列腺炎 /104
艾条灸关元、中极、命门、肾俞,让你不再有早泄的尴尬 /107
艾条温灸关元、肾俞与命门,治疗阳痿,重振雄风 /111
艾柱灸中极、曲骨、膏肓,补肾藏精,不再遗精 /114
第七章 女人更需要“艾”,艾灸是女性健康的秘诀
隔姜灸三阴交、气海、血海,调顺月经不调 /119
艾条悬灸至阴穴,通则不痛经 /121
隔药灸关元,不再无端闭经 /124
艾灸隐白、大敦,灸到血止,不再崩漏 /127
隔姜灸气海穴、中极穴和归来穴,没有带下,没有异味 /131
艾条悬灸膻中穴、乳根穴和少泽穴,产后不缺乳 /134
隔盐灸神阙,坚固子宫,防治脱垂 /138
第八章 宝宝病,艾灸治,为孩子撑起“艾”的保护伞七情
艾灸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彻底祛除百日咳 /143
隔药饼灸中脘,宝宝不做夜啼郎 /146
隔盐灸神阙,在睡眠中解决小儿腹泻的困扰 /150
隔姜灸关元、中极、肾俞,轻松祛除大宝宝尿床的羞涩不安 /153
艾灸足三里,小儿不厌食,吃饭倍儿香 /156
第九章 小艾灸,大孝心,关爱老人从细节做起
温灸脾俞、胃俞、足三里,有效治疗小儿疳积 /159
小儿疝气灸大敦,灸到疝除 /162
艾柱灸环跳、阳陵泉等穴,治疗中风后遗症 /167
温灸内关、膻中、心俞,有效防治冠心病 /171
艾灸关元、气海、神阙,老人不再尿频 /174
艾柱灸肾俞、命门等穴,解决肾虚腰痛 /177
艾条灸天突、列缺等穴,根治老人哮喘 /180
艾柱隔姜灸中脘,有效防治关节炎 /184
艾灸承山、长强,避免脱肛的发生 /187
附录A 常用艾灸穴位
附录B 艾灸的种类与使用细则
附录C 施灸常用的四种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