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 |
编 号: 355626 |
著 作 者: 李凌江//于欣 |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书 号: 9787117127431 |
|
出版日期: 2010-6-1 |
市 场 价: ¥15 元 |
书 店 价: ¥13.5 元 |
立即节省: ¥1.5 元 |
人 气: |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
|
内容简介
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
2.2 国内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现状
2.3 我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中的主要问题与任务
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及
病理机制
3.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
3.2 PTSD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临床评估与
诊断分类
4.1 PTSD的临床评估
4.2 PTSD的诊断与
鉴别诊断 4.3 PTSD诊断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5.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治疗 5.1 治疗前评估
5.2 治疗原则与治疗技巧
5.3
药物治疗
5.4
心理治疗
5.5 其他治疗
6.PTSD诊断治疗
流程 6.1 诊断
6.2 治疗
7.特殊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
7.1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
7.2 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
7.3 老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
7.4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躯体
疾病患者的处理
7.5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精神疾病患者的处理
7.6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患者的处理
7.7 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化病人的处理
8.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防治
8.1 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防治体系
8.2 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防治的实施
8.3 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9.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未来研究需求
9.1 识别PTSD发生的高危因素
9.2 阈下以及复杂的PTSD
9.3 药物和
心理治疗 9.4 治疗特定的症状或临床关注的问题
9.5 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临床人群
附录1 《疾病及有关
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0版(ICD-10)PTSD诊断
标准附录2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
手册》第4版(DSM-Ⅳ)PTSD诊断标准
附录3 《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PTSD诊断标准
附录4 PTSD17项筛查问卷(PCL-C)
附录5 国外著名PTSD研究中心网址及有关手册、文件名称与来源
附录6 有关灾后心理社会响应的建议声明
参考文献
本《指南》共九章,约10万字。读者在使用时不一定需要阅读所有的章节,以下的
指导可帮助本《指南》的使用者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介绍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
资料、国内外的防治现状以及疾病的危险因素和脑病理机制,从总体上给读者一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基本概念,主要供使用者平时参考。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和诊断、治疗、诊治流程,是本《指南》的重点。其中第六章是在阅读第四章第五章后的一个小结式流程,希望能给......
其他说明
开本:32开
137页
第一发货地
西安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