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任应秋论医集》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任应秋论医集》

编    号: 232169
著 作 者: 任应秋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书    号: 9787509114889
出版日期: 2008-1-1
市 场 价: ¥98 元
书 店 价: ¥88.2 元
立即节省: ¥9.8 元
人    气: 

《任应秋论医集》   《任应秋论医集》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生前的论文集。该书收录任应秋教授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共119篇,临床验案21例,以及为他书所写的18篇序及部分诗词,反映了作者解放前后30余年研究中医学的概貌。全书分为医学小议、学习指导基础理论、医学史论、典籍研究、医学流派、方药琐言、争鸣碎语、论治管见、医案实录、诊余文钞等11部分。任应秋教授学识渊博,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对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均有很深的造诣,本书基本反映了作者在以上诸方面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对从事中医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书中的学习指导部分,又为初学中医的人员指出了学习的方法与门径,因此对初学中医人员也有参考意义。书中还附有其临床验案的详细记录和诊治思路解析,对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人员也有启示。因此,本书对从事中医工作的各方面人员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医学小议怎样正确对待祖国医学遗产
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
培养高水平的中医理论骨干
中医文献亟待整理
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实为当务之急
关于中医有没有理论的问题
努力发扬中医学
共同为发扬东方医学而努力
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成立暨首次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人勤春来早,年老志益坚
学习指导漫谈中医基本功
从头学习,全面继承,打下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坚固基础!
学习中医典籍七讲
一、如何学习《黄帝内经
二、如何学习《难经》
三、如何学习《本草经》
四、如何学习《伤寒论
五、如何学习《金匮要略方论》
六、如何学习脉法书
七、如何阅读针灸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漫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古文学是中医学的基础
文学与医学的关系
基础理论辨证论治中的几个问题
气血略论
祖国医学的阴阳认识论
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运用
略谈辨证与辨病
从中医的“恒动论”谈谈体育活动和“导引”
祖国医学的整体观
五行生克浅谈
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是《黄帝内经》的指导思想
补法的运用
关于八纲辨证
虚实补泻赘言
中医学基础理论六讲
第一讲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讲脏腑学说
第三讲病机学说
第四讲诊法学说
第五讲辨证学说
第六讲治则学说
结束语
历代医家对运气学说的评价及近代研究动态
医学史论中医学的伟大成就
春秋战国时代的医学观念
《红楼梦》作者的医学修养
中医学史概述
《四库全书·医家类》医籍鸟瞰
百日咳疾病史略
关于医药起源传说的认识
药物的起源及其演变
明代杰出的大医学家张介宾
蜀医渊薮
针灸四讲
一、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二、针灸学的外传
三、针灸学的基本理论
四、针灸学主要文献介绍
从祖国医学与痔核作斗争的成就谈到"枯痔疗法"的改进问题
我对医学史这门科学的一点认识
典籍研究《伤寒论》脉证的再探讨
《黄帝内经》病证纲要
从《黄帝内经》谈藏象学说
漫谈《金匮要略方论》
《黄帝内经》十讲
一、什么叫《黄帝内经》
二、《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
三、《黄帝内经》引用的古代文献
四、《素问》《灵枢》的书名和卷篇
五、校勘《黄帝内经》诸家
六、注解《黄帝内经》诸家
七、类分研究《黄帝内经》诸家
八、专题发挥《黄帝内经》诸家
九、《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
十、《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
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参考书
医学流派研究《伤寒论》的流派
论河间学派
论温热学派
医学流派溯洄论
从北方两大医学流派的成就谈到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医经学派
方药琐言方剂肤论
仲景方的临床应用
一、痹病常用方
二、血痹虚劳常用方
三、咳喘上气常用方
四、五泻心汤的分析和应用
药效随笔
争鸣碎语医学与哲学
《周易十翼》与《黄帝内经》基本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中医学无"天人合一论"
道家学说与王冰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说与儒家的阴阳五行说应有区分
中医学的动态观
整体观与控制论
有关《内经》几个问题
《灵枢》成书于秦之说不可从
两个三部九候说
三阴三阳气血多少
五运六气
运气学说
《伤寒例》并未自立自破
王肯堂、张介宾不言《伤寒论》有错简
《活人书》有两个
对《金匮》“呕家有痈脓”条的理解
《金匮要略方论》的校注
温病与时行
“肝为刚脏”辨
阴阳为神明之府
肺何以不称“阳”
肾主水
记忆在脑说非王清任发明
河间未创“舌有窍”说
水湿痰饮辨
“君臣佐使”不必废
脱与“脱证”辨
子午流注针法
“积湿成热”辨
丹毒

王清任的方药
河间三论
《格致余论》为朱丹溪作
连轺与连翘
当归芦荟丸、青黛、靛玉红
月经与月象
太阳年与三阴三阳
一昼夜分十二时始自汉武帝......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印张35
字数846
页数539
开本16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陕西西安

相关书籍
用户评论共0 条
用户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