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血虚证辨治与研究 |
| 编 号: 197506 |
| 著 作 者: 陈如泉 |
| 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书 号: 9787506723046 |
|
| 出版日期: 2008-2-24 |
市 场 价: ¥33 元 |
| 书 店 价: ¥31.4 元 |
| 立即节省: ¥1.7 元 |
| 人 气: |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
|
内容简介
前言序:前言
血虚证是
临床常见气、血、阴、阳亏虚的四大虚证之一,可见于临床众多
疾病的某一阶段或全过程,涉及到内、妇、眼、皮肤等各科领域。历代医家及其有关专著,在血虚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制方用药等
理论与实践方面,散在有丰富的记载。近年来,有关血虚证的辨证
治疗与实验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取得了积极成果。为了系统总结整理血虚证的理论体系,介绍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的新思路、新经验,推动中
医药理论及实践水平的发展与提高,特编撰《血虚证辨治与研究》一书。
本书以
中医药理论体系作
指导,系统整理阐述了血虚证的
基础理论,运用
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某些血虚证病因病机的新观点。结合了临床实践与现代
医学有关贫血的诊疗
技术,试图提出缺铁血虚证、髓劳血虚证、虚黄血虚证等一些新的血虚证概念,旨在表明这些血虚证与一般血虚证有着不同临床表现,治法、用药及预后也有不同,临床应予以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虚证的研究,尤其是“肾虚证”、“脾虚证”等方面在临床的病证结合与实验研究方面,不断地取得了新的进展,丰富了中医证候的研究内容,然而,国内外尚没有血虚证的研究专著,通过编撰本书,使血虚证的基础理论、临床辨治、实验研究等方面更加系统化,促进血虚证的深入研究,促进中医
药学术及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本书以突出临床应用为宗旨,结合作者在血虚证方面的学习、临诊、研究等体会,结合多年来从事血虚证研究方面的硕士生、博士生的毕业
论文,参阅大量现代文献报道,反映不同学科领域的常见血虚证的辨证用药经验,应用现代实验技术,探讨血虚证的实质,努力显示本书的科学性、
实用性、创新性。
本书上篇第一、二章陈如泉编写,第三、四、五章由胡永年编写,第六章杜天植编写,第七章张道亮、黎烈荣、李杜军、王玉英编写,第八章何东初编写。下篇第一、三、四、六、九章朱明方、梁毅编写。第二、五、七、八章王平编写,还有欧敏、方邦江、刘建文等参加编写或下篇实验研究工作。
由于我们学术水平有限,编撰经验不足,书中不当或疏漏之处有所难免,衷心希望同道们斧正,不吝赐教。作者简介:目录:上篇:
第一章:血虚证概述
第一节:血虚证含义及研究思路
第二节:历代医家对血虚证的认识与发展
第二章:血虚证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血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血虚证的病因
第三节:血虚证的
病理机制
第四节:血虚证病因学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章:血虚证的
诊断第一节:血虚证的诊察方法
第二节:血虚证的诊断
第四章:血虚证的主要证型与辨治
第一节:血虚证的基本证型
第二节:血虚证的主要兼夹证型
第五章:血虚证的治疗
第一节:血虚证的主要治疗法则
第二节:血虚证治法用药的主要配伍法则
第三节:血虚证的饮食治疗
第六章:血虚证治疗方药研究
第一节:常用补血
中药的应用与研究
第二节:传统补血方剂的应用与研究
第三节:常用补血新方研究
第七章:临床各科常见血虚病证
第一节:血虚头痛
第二节:血虚眩晕
第三节:血虚心悸
第四节:血虚健忘
第五节:血虚发热
第六节:血虚便秘
第七节:血虚闭经
第八节:血虚痛经
第九节:血虚胎动
第十节:血虚不孕
第十一节:血虚不瘙痒
第十二节:血虚脱发
第十三节:血虚瘾疹
第十四节:血虚白
第十五节:血虚摄领疮
第十六节:血虚目干
第十七节:血虚目痒
第十八节:血虚昏涉
第八章:常见贫血性疾病辨证治疗研究
第一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二节:缺铁性贫血
第三节:溶血性贫血
第四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篇
第一章:血虚证实验研究概况
第一节:血虚证实验研究意义
第二节:血虚证实验研究的思路
第三节:血虚证动物模型研究
第四节:血虚证实验研究展望
第二章:血虚证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有关血与血脉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检测方法
第三节:血虚证与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关系的临床研究
第四节:血虚证与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关系的实验研究
第三章:血虚证的心功能研究
第一节:中医学有关心生血、心主血脉的认识
第二节:心功能检查方法
第三节:血虚证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血虚证与心钠素关系的研究
第四章:血虚证的
免疫学研究
第一节:中医学关于免疫学方面认识
第二节:免疫学的检测方法概论
第三节:血虚证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第五章:血虚证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
第一节:微量元素与
中医药的关系
第二节:血虚证与头发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
第三节:血虚证与血浆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
第六章:血虚证头发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中医学对发为血之余的认识
第二节:血虚证与头发生物力学相关性研究
第三节:血虚证与头发超微结构的研究
第七章:血虚证与自由基代谢关系研究
第一节:自由基代谢与中医药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血虚证与SOD、LPO相关性研究
第三节:血虚证与GSH-PX、XOD相关性研究
第八章:血虚证与红细胞膜酶及钙、镁、钠、钾离子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红细胞膜酶、细胞内元素与血虚证相关性研究
第二节:血虚证红细胞膜酶和细胞内钙、镁、钠、钾相关性研究
第三节:血虚证与红细胞膜酶的实验研究
第九章:血虚证与骨髓造血功能、血细胞凋亡、造血调节因子的研究
第一节:中医学关于血与髓关系论述
第二节:血虚证与骨髓造血功能关系的研究
第三节:血虚证与造血调节因子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血虚证与血细胞凋亡、基因关系的研究详细介绍:本书为首部血治及研究专著,系统整理阐述了血的基础理论,对血进行了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某些血病因病机的表观点,详细介绍了血常见病证的辨治及常见贫血性疾病辨治研究概况,同时探讨了血虚证与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心钠素、免疫功能、微量元素、头发、自由基及红细膜酶等的关系,从实验医学的角度更高层次揭示了血之实质。书评:
其他说明
医药科技出版社
0101
开本:32装帧:页数:字数:332
第一发货地
陕西西安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