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编    号: 196647
著 作 者: 杨光,谭家驹
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书    号: 9787506732543
出版日期: 2008-2-24
市 场 价: ¥32 元
书 店 价: ¥30.4 元
立即节省: ¥1.6 元
人    气: 

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前言序:2002年11月下旬,在我国广东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病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疫情由开始的散发逐

步演变为暴发流行,在短短的半年内波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至2003年6月24日,疫情基本

得到控制时,全球累计报告SARS病例8458例,死亡807例。这种被我国专家最初称为传

染性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pneumonia,AP),俗称“非典”、后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新发传染病,一

时成为人类进入21世纪后遇到的来自公共卫生领域最严重的挑战。
作为收治第一例SARS患者的医院,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下,创造了无一例非典患者死亡、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无一例院内交叉感染的“三无”佳

绩,实现了工厂无停工、学校无停课、服务无停业的“三无”效果,为佛山的社会、政治、

经济三稳定做出了贡献。作为收治第一例SARS患者所在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与国内众多同行

一样,我们不仅经受了SARS这种前所未有的传染病灾难的考验,也深深体会到有义务将全球

在SARS战役中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作一整理。
从疫情暴发到成功分离鉴定出引起SARS的病原体——SARS冠状病毒,并破译其基因组序列,

所用时间仅仅为两个多月,而在20多年前,研究人员在寻找艾滋病的病原体HIV病毒时用了

两年多时间,随后又花费几年时间才获得其核苷酸序列。从来也没有哪一个新发传染病在如

此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无疑归功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以及全球生物信息的共享与协作等。于是我们便有了《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一书的构

想。目前有关SARS的书籍均侧重于SARS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治疗,而本书主要从分子生物学的

角度,阐述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SARS临床诊断、治疗以

及预防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较系统全面的总结、概括与展望。我们衷心地期望该书出版后能

对进行SARS研究与防治的科研工作者、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有所帮助,并对其他新

发传染病的研究提供借鉴,成为有价值的工具书、参考书。
《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一书,是由数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以及佛山科

学技术学院医学院的教师在参阅了国内外发表的大量SARS相关文献,并结合在该领域的工作

积累,历时一年完成。由于目前SARS研究还在逐步的深入并不断取得进展,发表的文献也与

日俱增,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以及水平与经验的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盼同行专家与广

大读者不吝指正。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SARS研究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的积极支持与指导,在此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编者
2005年9月作者简介:目录:第一章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
第一节病毒分类方法(1)
第二节病毒的感染与繁殖(3)
第三节病毒的分离与鉴定(4)
第四节病毒基因组学研究方法(10)
第五节病毒蛋白组学研究方法(10)
第二章SARS冠状病毒概述(12

)
第一节SARS的暴发及流行(12)
第二节SARS冠状病毒的确定(15)
第三节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特性(18)
第三章SARS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21)
第一节SARS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21)
第二节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27)
第三节SARS冠状病毒蛋白质(30)
第四节SARS冠状病毒复制过程(36)
第五节SARS冠状病毒的变异(40)
第四章分子生物学与SARS诊断(

48)
第一节SARS冠状病毒核酸检测(48)
第二节SARS冠状病毒蛋白检测(58)
第三节SARS冠状病毒生物芯片检测(66)
第五章分子生物学技术与SARS治疗(

75)
第一节反义技术抗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77)
第二节核酶技术抗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81)
第三节RNA干扰技术抗SARS冠状病毒的研究(85

)
第六章分子生物学技术与SARS预防(

96)
第一节SARS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96)
第二节抗毒抗体的研究(98)
第七章生物信息技术与SARS冠状病毒研究(

101)
第一节生物信息技术研究概况(101)
第二节SARS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分析(102)
第三节SARS冠状病毒蛋白质序列分析(103)
第八章实验室生物安全与SARS研究(

106)
第一节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及种类(106)
第二节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107)
第三节SARS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118)
附录1BJ01全基因组序列(122)
附录2SARS冠状病毒在分类位置和收录株数(144

)
附录3SARS冠状病毒研究国际协作网络成员及地址(147

)
附录4应用于SARS冠状病毒序列分析的软件及其网址(150

)
附录5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公布的《SARS病例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技术指南》

(试行)(152)
附录6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公布的《SARS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53)
汉英对照索引(155)详细介绍:本书着重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全面阐述了SARS冠状病毒的鉴定过程、分子生物学特征

、实验室诊断、分子生物治疗、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

安全等,突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SARS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本书适用于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医学高等院校的学生参考。书评: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医药科技出版社
0101
开本:16装帧:页数:字数:228千字

第一发货地
陕西西安

相关书籍
用户评论共0 条
用户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