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 |
编 号: 194074 |
著 作 者: 左云飞冯明功 |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书 号: 9787509104309 |
|
出版日期: 2006-8-1 |
市 场 价: ¥45 元 |
书 店 价: ¥40.5 元 |
立即节省: ¥4.5 元 |
人 气: |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
|
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绪论第一节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
检验的发展史第二节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在
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的进展与展望第四节本书内容及学习方法上篇生物化学
基础第1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三、蛋白质的分类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二、蛋白质空间构象与功能关系三、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第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一、核苷酸的基本组成二、核苷与核苷酸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一、D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二、R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一、一般性质二、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第3章酶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一、酶的分子组成二、维生素与辅酶三、酶的活性中心四、酶促反应的特点第二节酶促反应
动力学一、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五、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六、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七、酶活性单位第三节酶活性的调节一、别构调节二、共价修饰调节三、酶原与酶原激活四、同工酶第四节酶的命名与分类一、酶的命名二、酶的分类第五节酶与医学的关系一、酶与
疾病的发生二、酶与疾病的
诊断三、酶与疾病的
治疗第4章生物氧化第一节ATP及其他高能化合物一、ATP二、其他高能化合物第二节ATP的生成方式一、氧化磷酸化二﹑底物水平磷酸化第5章糖代谢第一节概述一、糖的生理功能二、糖的消化和吸收三、糖代谢概况第二节糖的分解代谢一、糖的无氧分解二、糖的有氧氧化三、磷酸戊糖途径第三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一、糖原的合成二、糖原的分解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第四节糖异生一、糖异生途径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第6章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一、脂类的生理功能二、脂类的消化与吸收第二节三酰甘油的代谢一、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二、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第三节胆固醇的代谢一、胆固醇的合成二、胆固醇的酯化三、胆固醇的转化第四节磷脂的代谢一、甘油磷脂的合成二、甘油磷脂的分解三、甘油磷脂与脂肪肝第7章含氮化合物代谢第一节氨基酸代谢一、蛋白质的
营养作用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四、氨的代谢五、个别氨基酸的代谢第二节核苷酸代谢一、嘌呤核苷酸代谢二、嘧啶核苷酸代谢第8章基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DNA的生物合成一、DNA的复制特征二、DNA复制有关的酶三、DNA复制过程四、反转录五、DNA损伤与修复第二节RNA的生物合成与加工一、RNA的合成二、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蛋白质合成的体系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三、蛋白质运输及翻译后修饰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第9章生物化学实验
技术第一节光谱
分析技术一、吸收光谱分析技术二、发射光谱分析技术三、散射光谱分析技术第二节电泳技术一、电泳的原理及分型二、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三、电泳分析的常用方法第三节电化学分析技术一、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的影响因素第四节层析技术一、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二、层析法实验技术第五节离心技术一、基本原理二、离心技术的分类三、离心机的种类及应用第六节常用免疫分析技术一、免疫比浊分析二、放射免疫分析三、酶免分析技术四、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六、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第七节酶的分离和纯化技术一、酶的分离二、酶的纯化第八节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一、概述二、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第九节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一、生化自动分析仪的类型结构二、生化自动分析仪的分析方法三、生化自动分析仪的性能
评价下篇生物化学检验第10章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第一节标本的采集与保存一、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二、尿液的收集和保存三、其他体液标本采集与保存第二节影响标本成分变化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饮食和
药物三、溶血的影响与预防第11章蛋白质测定第一节血浆蛋白质一、
临床常见的血浆蛋白质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三、疾病时的血浆蛋白质第二节蛋白质测定方法及其评价一、凯氏定氮法二、双缩脲法三、酚试剂法(Lowry法)四、紫外吸收法五、染料结合法六、电泳法七、比浊法八、免疫化学法第三节血浆蛋白质测定一、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二、血清清蛋白测定(溴甲酚绿法)三、血浆凝血因子I测定四、血清黏蛋白测定第四节脑脊液蛋白测定第五节尿液总蛋白测定第六节血清蛋白电泳第12章体液酶的测定第一节血浆及其他体液中的酶一、血浆及其他体液中酶的来源二、血浆及其他体液中酶的去路三、血浆及其他体液中的同工酶四、血浆及其他体液中酶的生理性及
病理性变化第二节血清酶的测定方法一、酶催化活性测定二、酶质量测定三、同工酶测定四、血浆及其他体液中酶及同工酶测定的主要干扰因素第三节常用血浆及其他体液中酶的测定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其他说明
印张25
字数597
页数382
开本16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广东汕头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