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 ![]() 其他支付方式 |
前言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全国临床医务人员诊断治疗行为的学术巨著。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给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和临床医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势在必行;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又为《规范》赋予了新的内容。《规范》的编写和出版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使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此举,将有利于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有利于加速我国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规范》内容丰富,涵盖了临床各个学科,以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主旨,供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遵循。
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从2001年开始,中华医学会牵头组织了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的56个与临床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分会的数千名专家,着手编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卫生部委托的《规范》编写任务,各学会和专科分会都组织了本学科最强的专家阵容,其中有老一辈医学专家,有两院院士,有学科带头人,还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专家们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力求使《规范》既能反映我国医疗技术发展的水平,又结合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具体情况;既具有学术权威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经过反复论证、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成了《规范》的编写和出版。
中华医学会组织这样大规模的《规范》编写工作,问题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对《规范》在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修正,让《规范》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范》按学科以分册的形式陆续出版。
中华医学会2003年9月临床技术操作
第1章抗精神病药
第2章抗抑郁药
第一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
第二节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snris)
第三节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受体拮抗药(nassas)
第四节三环类及杂环类抗抑郁药
第五节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第六节其他抗抑郁药
第3章心境稳定药
第4章抗焦虑药
第一节苯二氮类药物
第二节非苯二氮类药物
第5章电休克治疗
第一节经典电休克治疗
第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
附: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第6章心理治疗
第一节医患关系技术
第二节暗示——催眠技术
第三节解释性心理治疗
第四节精神分析及分析性心理治疗
第五节行为治疗
第六节认知治疗
第七节家庭治疗
第八节危机干预
第九节集体心理治疗
第十节森田疗法
第7章工娱治疗
第8章心理测验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能力测验
第二节人格测验
第三节神经心理测验
第9章评定量表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自评量表
第二节他评量表
第三节诊断量表
第10章戒毒治疗
第11章儿童特殊培训及其他治疗
第一节儿童认知能力培训
第二节语言培训
第三节社会能力训练
第四节游戏治疗
第五节感觉统合训练
第六节辅导父母
附录1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程序
11急性期治疗
12恢复期治疗(巩固期治疗)
13维持治疗
14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
15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16抗精神病药治疗出现并发症的治疗程序
17抗精神病药治疗出现其他问题的治疗程序
18抗精神病药超量中毒的治疗程序
附录2双相障碍药物治疗程序
21若干说明
22双相躁狂发作及混合性发作的规范化治疗程序
23双相抑郁发作的规范化治疗程序
24双相快速循环发作的规范化治疗程序
附录3抑郁症药物治疗程序
附录4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治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