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血压和血压测量》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血压和血压测量》

编    号: 354753
著 作 者: 朱鼎良朱鼎良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书    号: 9787509133422
出版日期: 2010-2-1
市 场 价: ¥29 元
书 店 价: ¥26.1 元
立即节省: ¥2.9 元
人    气: 

《血压和血压测量》   《血压和血压测量》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所长朱鼎良教授领衔25位著名高血压专家共同编写。全书分为血压与血压计、临床血压测量的方法及应用、动物血压测量三篇9章内容。系统论述血压, 血压的测量和血压计,血压测量的方法,血压成分、变异及其临床意义,与血压测量方法相关的特殊类型高血压, 临床研究中的血压测量,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各种实验动物的血压测量,大鼠血压波动性的测量等;并在附录中列举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各种血压计型号和标准。本书首次系统讨论大家共同关注且容易产生争论的血压和血压测量问题,内容规范,作者权威,图文并茂,适合高血压医师、研究人员、患者、血压计厂家等阅读。
第一篇血压与血压计 第1章 血压 第一节血压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一、动脉血压形成的机制 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第二节血压调节机制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第2章 血压的测量和血压计 第一节直接测压 一、发展概述 二、测量方法 三、临床意义 第二节间接测压 一、间接测压原理 二、间接测压血压计种类 第三节血压计的认证 一、国际权威认证标准 二、血压计认证的重要性 三、常用的国际认证标准介绍 第四节血压计及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血压计的发展趋势 二、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篇临床血压测量的方法及应用 血压测量的方法 第一节诊所血压测量 一、测量方法 二、影响因素 三、临床意义 四、局限性 第二节家庭血压测量 一、推荐使用的血压计 二、测压规范 三、正常值和治疗达标值 四、临床应用 五、特殊人群的家庭血压测量 六、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三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一、监测方法 二、动态血压参数 三、临床意义 第四节诊所、家庭和动态血压测量的比较 一、优缺点比较 二、血压值比较及其临床应用 第五节不同人群及疾病状态下的血压测量 一、儿童 二、老年 三、妊娠 四、心房颤动 五、窦性心动过缓 第六节踝部血压测量及踝臂血压指数 一、测量方法和仪器 二、踝臂血压指数 第七节中心动脉压测量 一、病理生理意义 二、测量技术 三、疾病的标记和预测指标 四、在治疗中的应用 五、临床应用 六、总结 第八节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 一、计算原理 二、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 三、靶器官损伤及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 四、正常参考值 五、争议及应用前景 血压成分、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节血压成分 一、描述血压水平的4项指标 二、各种血压指标对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 第二节人体血压波动性的测量 一、动脉内血压直接监测方法 二、无创性手指血压连续监测方法 三、全自动无创性的动态血压监测方法 与血压测量方法相关的特殊类型高血压 第一节白大衣高血压 一、定义和诊断标准 二、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高血压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 五、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六、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七、治疗 第二节隐蔽性高血压 一、定义、相关术语和诊断 二、发病率和患病率 三、发生机制 四、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预后的关系 五、治疗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血压晨峰 一、定义 二、病理生理机制 三、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四、降压治疗与血压晨峰 第四节假性高血压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发生机制 三、诊断 四、治疗对策 临床研究中的血压测量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中的血压测量 一、血压测量方式 二、血压测量的有效性评价 第二节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中的血压测量 一、测量者培训 二、血压测量环境 三、血压计的选择 四、血压测量部位 五、受检者注意事项 六、血压测量次数与体位 第三篇动物血压测量 实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间接测压法 一、容积测压法 二、脉搏测压法 第二节直接测压法 一、麻醉动物直接测压法 二、清醒动物直接测压法 第三节遥控测压技术 一、测压装置和原理 二、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与评价 各种实验动物的血压测量 第一节大鼠 第二节小鼠 第三节犬 一、麻醉犬直接测压法 二、犬颈动脉脉搏测压法 三、犬胫动脉脉搏测压法 四、犬尾动脉脉搏测压法 第四节家兔 一、麻醉兔直接测压法 二、兔耳测压法 三、颈动脉皮鞘测压法 第五节其他动物 一、猫 二、猴 三、家鸭 四、蟾蜍 大鼠血压波动性的测量 第一节大鼠血压波动性测量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大鼠血压波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在时域中的研究 二、在频域中的研究 第三节大鼠的短期和长期血压波动性 一、短期血压波动性 二、长期血压波动性 三、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四、非24小时的血压波动性研究 第四节大鼠血压波动性的调控机制 一、神经机制 二、体液机制 三、血管机制 第五节大鼠血压波动性测量的病理学意义 一、与高血压的关系 二、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关系 三、单纯血压不稳定导致器官损伤 四、机制研究 附录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血压计
暂无序言......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13.75
214
开本:16开平装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西安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