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在认真阅读了近百位名老
中医的医案类学术著作后,遴选出原著中最精华的医案进行了详细研读并予以画龙点睛的评述,使这些名
老中医在医案中蕴涵的理法方药经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弘扬,对年轻一代的中医、中
西医结合医师及
中药工作者均颇有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第1讲  法古裁今治急症--张伯臾治急症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1
一、祛邪务尽,力求速效	1
二、重视固本,培补正元	5
三、脉证合参,详审灵变	7
四、协调气机,恢复平衡	11
五、经时合璧,执中为美	15
第2讲  穷因详辨立法圆--王季儒治中风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26
一、析因机,倡言肾亏、内中	26
二、辨闭脱,重视七绝、脉象	28
三、论治法,强调通络、补虚	33
四、遣
药物,擅用动物、矿物	36
五、调阴阳,预防中风复发	41
第3讲  纵横捭阖论中风--张琪辨治中风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44
一、引经据典释病名,析机溯因辨证型	44
二、精研证治创十法,示人以矩垂临证	45
第4讲  古方起厥仗化裁--冉雪峰治厥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55
一、风引汤治厥证,重在潜镇摄纳	56
二、白薇汤治厥证,功擅调理气血	58
三、清宫汤治厥证,力主养阴清心	61
四、参附汤治厥证,取效强心益气	62
第5讲  轻车熟路步五途--李聪甫理血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64
一、益气摄血,方取归脾	64
二、滋阴养血,擅用六味	72
三、疏肝和血,调以逍遥	77
四、清火凉血,首选犀地	80
五、理气活血,妙予四物	82
第6讲  创用热药治血证--祝味菊治血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84
一、对血证用热药的
理论发挥	84
二、温阳四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86
三、血证佳案赏析	87
四、结  语	91
第7讲  中西合参论血证--郭子光诊治血液病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94
一、理论建树	94
二、辨治上的拓展	98
三、典型医案赏析	101
第8讲  殊途同归皆为通--万济舫止痛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114
一、疏解表邪	114
二、清化湿热	116
三、清泻实热	118
四、行气疏肝	118
五、化痰涤浊	120
六、温阳散寒	120
七、活血化瘀	121
八、升清化浊	122
九、补阳益气	123
十、滋阴养液	124
第9讲  千家妙方解疼痛--彭坚痛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126
一、涵茹中西话痛证	126
二、集创效方济苍生	129
第10讲  旁收兼容方独秀--章次公治头痛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150
一、抓主症细辨虚实,议标本先后分明	150
二、祛头风重在养血,治上病每从下取	154
三、论
治疗数法兼施,投药物师古不泥	157
第11讲  砥柱中流护岐黄--孔伯华治痹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160
一、法古不泥洞天理,千年百论一言终	160
二、捭阖纵横阐秘奥,精医达药济众生	162
三、莫言痹生风寒湿,清透达邪石为君	163
第12讲  益肾蠲痹倚“虫蚁”--朱良春治痹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169
一、理论上的突破	169
二、辨治上的拓展	171
三、临证经验撷萃	174
第13讲  得心应手驭十法--李聪甫治外感病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187
一、疏表	187
二、双解	189
三、和解	191
四、泻火	195
五、化痰	198
六、祛暑	201
七、宣湿	202
八、清营	205
九、润燥	208
十、补益	211
第14讲  湿温辨治多阐发--章次公湿温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214
一、祛湿清热,宣透渗利	214
二、清营宁血,温通强心	221
三、养阴益气,致力复旧	228
四、结  语	230
第15讲  甘温除热蕴奥义--郭贞卿热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231
一、对甘温除热法的认识	231
二、甘温除热临证举要	234
第16讲  热因热用崇附子--王乐匋热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241
一、热因热用,要在辨证	241
二、斡旋阴阳,附子为魁	247
三、众论交辉,宜忌分明	249
第17讲  通泻滋利愈疫热--周仲瑛疫热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251
一、对基本概念的探讨	252
二、治法方药的确立	253
三、典型
案例赏析	258
第18讲  博采创新治疑难--张学文疑难杂症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263
一、疑难病证理论阐微	264
二、疑难病证治案鉴赏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