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材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 |
编 号: 345099 |
著 作 者: 罗恩杰 |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书 号: 9787509142639 |
|
出版日期: 2010-10-1 |
市 场 价: ¥28 元 |
书 店 价: ¥25.2 元 |
立即节省: ¥2.8 元 |
人 气: |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其他支付方式
|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5篇,分别介绍了病原生物学基本实验
理论与要求、细菌学实验、真菌及其他微生物学实验、病毒学实验、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其中
基础性实验以基本操作
技能为主,包括形态学检查法、细菌培养法、病原血清学检测法及动物感染实验等项目;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
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主要通过细菌的系统分离培养鉴定、寄生虫的形态学检查,结合肠道细菌和肠道寄生虫的致病特点及
病理学的改变进行肠道病原检查的综合分析,创新型实验以
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为主,开展
临床肠道病原菌、耐药菌流行状况调查及耐药机制研究,使学生掌握一些分子生物学的新
技术、新理论。本书可供
临床医学、医学技术、生物工程、
预防医学、医学
检验等相关医学类专业的医学生使用,还可供研究生、临床工作者学习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篇病原生物学实验要求和病原生物感染的
诊断及生物安全
第1章病原生物学实验要求
一、实验室规则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常用标本及观察方法
第2章病原生物感染的诊断
第一节细菌感染的诊断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捡
二、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第二节病毒感染的诊断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第三节真菌感染的诊断
一、标本的采集
二、病原性真菌的检查与鉴定
三、真菌学快速诊断
第四节寄生虫感染的诊断
一、粪便检查
二、血液检查
三、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检查
四、皮肤、肌肉、淋巴结及肠黏膜活检组织检查
第3章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生物安全的相关术语
二、生物危害的来源与程度分级
三、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及相应的实验
设备要求
四、个人生物安全防护装备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细菌学实验
第4章细菌学基础实验
第一节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实验1细菌不染色标本的观察
实验2细菌的染色方法
一、革兰染色法
二、抗酸染色法
三、荚膜染色法
四、鞭毛染色法
五、芽胞染色法
第二节细菌的培养实验
实验1常用培养基制备
附:常用消毒灭菌除菌器的使用
实验2细菌的培养方法
实验3细菌生化反应检查法
实验4细菌的
药物敏感性试验
实验5内毒素的检测(鲎试验)
第三节细菌的血清学诊断
实验1肥达反应
实验2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第四节化脓性球菌实验
实验1化脓性球菌的病原生物学检测
实验2细菌血浆凝固酶试验
实验3细菌的触酶试验
实验4细菌耐热核酸酶试验
实验5肺炎球菌对小白鼠的传染实验
第五节厌氧性细菌实验
实验1厌氧培养法
实验2破伤风毒素抗毒素中和实验
实验3产气荚膜杆菌实验
第六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试验
实验1抗酸染色法
实验2结核杆菌培养试验
实验3白喉杆菌的奈瑟染色法
第5章细菌学综合实验及创新性实验
第一节肠道杆菌病原学检测
实验1培养基制备,病原性肠道杆菌的分离
一、培养基制备
二、病原性肠道杆菌的分离
实验2细菌的生化反应鉴定
实验3血清学鉴定与分型
一、血清凝集鉴别反应
二、肥达反应
实验4细菌耐药质粒的提取及酶切
图谱分析
一、质粒DNA提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二、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实验和连接实验
第二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人群中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一、咽拭子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菌培养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
三、血浆凝固酶试验
四、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扩散法)
第三篇
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真菌及其他微生物学实验
第6章真菌及其他微生物基础实验
第一节支原体培养实验
第二节钩端螺旋体培养实验
第三节放线菌的硫磺颗粒检查法
第四节真菌培养实验
一、真菌的菌落观察
二、真菌的形态观察
第四篇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病毒学实验
第7章病毒学基础实验
第一节病毒的形态学观察
一、负染技术
二、免疫电镜技术
第二节病毒培养法
一、动物接种
二、鸡胚培养法
三、组织培养法
第三节细胞病变观察及病毒量测定
一、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判定
二、组织培养中病毒感染量测定
第四节流感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一、血凝试验
二、血凝抑制试验
第8章病毒学综合实验
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一、琼脂双向扩散试验
二、对流免疫电泳
三、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四、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五篇医学寄生虫学部分
第9章线虫实验
一、似蚓蛔线虫(蛔虫)
二、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三、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四、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钩虫)
五、斑氏吴策线虫马来布鲁线虫(丝虫)
六、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七、美丽筒线虫结膜吸吮线虫
八、猪巨吻棘头虫
第10章绦虫实验
一、链状带绦虫肥胖带吻绦虫
二、细粒棘球绦虫
三、微小膜壳绦虫(短膜壳绦虫)
四、曼氏迭宫绦虫(孟氏迭宫绦虫)
第11章吸虫实验
一、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二、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三、斯氏狸殖吸虫
四、
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五、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六、肝片形吸虫
第12章原虫实验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结肠内阿米巴原虫
二、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
三、阴道毛滴虫(阴道滴虫)
四、 蓝氏贾第鞭毛虫
五、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六、刚地弓形虫
七、卡氏肺孢子虫
第13章医学节肢动物实验
第一节昆虫纲
一、蚊
二、蝇
三、白蛉
四、蚤
五、虱
六、臭虫蜚蠊
第二节蛛形纲
一、硬蜱软蜱
二、螨
第14章寄生虫学综合及创新实验
第一节大学生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调查
第二节鼠疟原虫感染与检查
第三节大学生人群蠕形螨感染的调查
第15章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一、原虫和虫卵的采集和保存
二、蠕虫虫体的采集和保存
三、常用的固定液和保存液
其他说明
16开
第一发货地
西安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