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医海拾贝-名中医治病绝招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医海拾贝-名中医治病绝招

编    号: 193990
著 作 者: 卢祥之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书    号: 9787509111994
出版日期: 2007-9-1
市 场 价: ¥35 元
书 店 价: ¥31.5 元
立即节省: ¥3.5 元
人    气: 

医海拾贝-名中医治病绝招   医海拾贝-名中医治病绝招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清代名医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说:“余谓中医治疗,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对于有确定疗效的专病专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所谓“专方专药”,大都具有收效迅速,使用方便,煎味少而价格廉的特点,其疗效突出、可靠,尤其是著名医家临证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到经验,因其经得住重复,经得起检验,就更显得珍贵。本书对20世纪百余名著名中医学家治病的经验、绝绍进行了归纳和简述,文字简练,资料翔实。由于其紧扣临床运用,有助于充实初涉医坛青年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技艺,适合中医及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内科蒲辅周:童便治诸血证/陈元新:血证验案/刘炳凡:“刘氏三炭”治血证/姜春华:大黄治咯血/徐仲才:治血证不避附子/柳学洙:二炭一粉治血友病/关幼波:牛皮胶升血小板/郑侨:藕节地黄汤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肌衄、齿衄、鼻衄)/张耀卿:养阴回阳汤治齿舌出血/赵绍琴:运用伏邪理论治疗白血病/秦伯未:白血病发热辨治/宗维新:治再障,脾肾阳虚为本/陈苏生:“土忍翘薇”拮抗激素副作用/路志正:调治中下二焦,治疗直立性蛋白尿/沈凤阁:自拟白塞减消汤治疗白塞病/郭士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从肝经/秦伯未:治一氧化碳中毒/外科妇科儿科其他
中医学以人文文化的形式反映科学文化的内容,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这是中医的特色所在,也是中西医学本质上的差异。西医学在古代也曾包容在自然哲学母体之中,随着解剖和实验方法在医学中的运用,西医学逐渐从自然哲学和文化母体中分化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医学,不仅自身至今保留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与自然哲学融为一体,并以其鲜明的特色在现代医学百花园中独树一帜,一直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名老中医中国医学特有的智能资源,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和无以替代的学术地位。临证经验是名老中医的学术基础,而学术思想又是名老中医的学术核心。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的总结,学术思想的整理,正是在中医某一学科中,比较系统的、能够切实指导实践、提高学习者技艺、指导学习门径最具活力的部分。一般来说,名老中医经验与学术特点体现在对中医理论、中医经典、临床学科某一方面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独特诊疗风格、辨证分析、思维演绎过程和成熟经验的总结;组方思路、用方遣药心得方面的凝练及治病、传道、授业中的技艺感悟。中医学术思想的价值在于对学科发展的指导作用和影响,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疗效。在名老中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学术思想,其精髓是从临床经验升华而来的,决不能是单纯的经验总结和定性的现象表述。而应将零散经验上升到学术思想的高度进行分析,由一般认识到较高层面总结的整体学术风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新的疾病谱正在替代原来的许多认识,诊断学、治疗学,无论西医或中医,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最近六七十年来,名老中医不断衷中参西、融会新知,将现代医学定量参数融入中医传统的辨证治疗之中,不仅大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还丰富、催生了很多新的理论派别,这些不仅仅是众多中国的名老中医对医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实质上,也是中国中医学界思想体系的延伸,是对人类科学技术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笔者自幼学医,年轻时毕业于上海中医院校,后创办解放后山西省第一份中医学术期刊《中医药研究杂志》,担任主编十载,其中甘苦,无法尽述。《名中医治病绝招》的书名,是令人尊敬、令人永远怀念的中国中医老一代领导吕炳奎局长1988年给起的,当时手头资料很少,第1版只有现在的1/6,但沿着这条思路,近20年来,不断学习、读书,笔记、札记日多,今天的此集,算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补充吧。笔者平生有个计划,撰著四书:《医海拾贝》是本集,所汲收的都是名老中医前辈临证经验的零金碎玉、只言短语,但都扣住临床,透着经验、阅历的集萃;《医窗夜话》,以汲收中医学术经验,尤其是临床治疗新思路、新视角为主,力求有骨有肉,有新意、有卓识;《医林散叶》,立足于中医文化,披述中医与自然、哲学、经验、宗教、思辨和掌故、往事、逸闻,力求丰畗、有韵有味有趣,令人读后掩卷而思,有所感悟;《医坛百影》,专述医坛卓越人物的人性亲和、日常生活和鲜为人知的探究艰辛以及家庭、后人的追述,力求在史实基础上,勾勒出这些历史人物的鲜活形象。《医窗夜话》、《医坛百影》都在报、刊上连载,祈愿数年以后,能如愿结集面世。最后郑重地申明:本书是笔者和诸多师友几十年来学习中医的笔记摘要,因为来源十分广泛而且分散,是从大量的笔记中摘选出来的,都未注明原出处,当然,注明了名中医的个人姓名,也是尊重了其人的知识产权,有的是笔者亲自整理,自无须待说权益,而有些是别的学问家参与整理了原资料,而因来源广泛、时日久远又没能联系授权和署名,这是令人极为不安,也是应该深深致歉的事情。感谢原作者给了笔者及师友以阅......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印张12.75
字数326
页数384
开本大32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广东汕头

相关书籍
用户评论共0 条
用户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