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内分泌与代谢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图片仅供参考)

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内分泌与代谢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编    号: 193915
著 作 者: 尤昭玲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书    号: 9787509106020
出版日期: 2007-3-1
市 场 价: ¥38 元
书 店 价: ¥34.2 元
立即节省: ¥3.8 元
人    气: 

内分泌与代谢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内分泌与代谢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支付宝担保交易
在线支付
其他支付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医临床案例教学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以现代病名为纲,扼要阐述疾病特征与中医证属和经典辨证论治,并精选了古今著名中医医家临床案例,系统介绍了病史、辨证及诊治经过,重点对处方作了解析,指出了医案的精要之处,揭示了名医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的特色。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案例教学时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第1章总论(1)一、中医理论对内分泌代谢的认识(1)二、中医药研究与内分泌代谢关系的理论构思(2)(一)脏象与内分泌(2)(二)针灸、经络与内分泌(3)(三)气血与内分泌(3)(四)八纲辨证与内分泌(3)三、中医诊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常用治法(3)(一)补肾填精(3)(二)泻肾抑亢(4)(三)温阳益气(4)(四)软坚消瘤(5)(五)涤污清浊(6)第2章下丘脑垂体疾病(9)第一节尿崩症(9)一、辨证论治(10)(一)肺肾阴虚(10)(二)脾肾阳虚(10)(三)气阴两虚(11)(四)阴阳两虚(11)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12)(一)邢锡波验案(12)(二)赵尚久验案(14)(三)李子贻验案(15)(四)李光发验案(16)(五)顾兆农医案(17)(六)岑观海验案(19)(七)杨春渊验案(20)(八)王烈验案(21)(九)谢海洲验案(23)(十)李克绍验案(24)(十一)魏孟玲等验案(26)(十二)曹康裕等验案(26)(十三)张雪乔等验案(28)(十四)康慧萍验案(28)(十五)王学祥验案(29)(十六)陈瑞春验案(29)(十七)迮永根验案(30)(十八)叶枫验案(30)(十九)孙治平验案(31)(二十)张黎等验案(32)(二十一)方筠卿验案(33)(二十二)潘文奎验案(33)(二十三)范仁忠验案(36)(二十四)章析生验案(37)(二十五)孙谊验案(39)(二十六)周寿云验案(39)(二十七)汪金衡验案(40)(二十八)姚公树验案(41)(二十九)杨秀华验案(42)(三十)张明等验案(43)(三十一)李学锋等验案(44)(三十二)董玉轩验案(45)(三十三)闫昭君验案(45)(三十四)杨少山验案(46)(三十五)叶任高验案(47)(三十六)袁建芬验案(48)(三十七)张友安验案(49)(三十八)吕世章验案(49)(三十九)田民等验案(50)(四十)屈云等验案(51)(四十一)李春等验案(52)第二节腺垂体功能减退症(53)一、辨证论治(54)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55)第3章甲状腺疾病(91)第一节单纯性甲状腺肿(91)一、辨证论治(92)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94)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5)一、辨证论治(106)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110)第三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7)一、辨证论治(159)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162)第四节甲状腺炎(183)一、辨证论治(184)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185)第五节甲状腺腺瘤(211)一、辨证论治(212)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214)第4章甲状旁腺疾病(257)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257)一、辨证论治(258)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260)第5章肾上腺疾病(275)第一节皮质醇增多症(275)一、辨证论治(275)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277)第二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85)一、辨证论治(287)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290)第三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08)一、辨证论治(309)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310)第6章胰岛疾病(313)糖尿病(313)一、辨证治疗(314)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321)第7章代谢疾病(433)第一节高脂蛋白血症(433)一、辨证论治(434)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436)第二节肥胖症(458)一、辨证论治(459)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461)第三节痛风(483)一、辨证论治(484)二、名家医案·妙方解析(484)附录适用方剂(533)
医学的继承与学习,历来讲究“悟”,有言:“医者,意也。”传统的教育方法为师承授受,主要教育模式为随师临证,通过实践去反复揣摩,熟练生巧,从而加深对中医学的理论、治疗方法,特别是辨证论治的掌握。名医的典型病例,经过提炼、加工,升华为医案,自然成为学习中医学的最好教学范本。通过解剖麻雀,举一反三,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名家的学术思想、治疗思路和临证经验通过“悟”自可理解于心,触类而旁通。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研究,历来为中医学所重视,其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了中医学的内涵,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并成为后人不断学习的活水源头。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在全国界定第一、二、三批名老中医500余名,并选定弟子予以传承,重在临证跟师,实践中揣摩老中医的精华;2005年国家科技部......
更多介绍

其他说明
印张17.875
字数459
页数543
开本大32开
版次1

第一发货地
广东汕头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