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
计算机软硬件
技术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维护技术的四个方面内容:计算机配件的选购、计算机的
安装、软硬件的维护、常用工具的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有:计算机机房建设、认识微型计算机各部件、计算机硬件的选购、计算机的安装、硬件初始化、系统的安装、常用外设的安装、计算机系统常见
故障维护、常用工具软件及实训和习
题库。
本书以“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把工作情景和教学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包括“课堂任务”、“课堂练习”、“知识拓展”、“课后作业”及相关实训、
习题库几个方面。
本
教材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组装维护及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全国化工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组织有关院校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讨论,制定了
高职高专计算机
类专业新一轮的教材建设规划。新的规划教材根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
技能人才为中心”的原则,注重以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增强认知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有机结合,强调培养对象对职业
岗位(群)的适应程度,对计算
机类专业教材的整体优化力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量急剧增加,相关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工作
量也与日俱增。
随着硬件市场的日新月异,需要及时进行技术的更新。因此,急需一种能将
理论、实践、
练习融于一体的、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并适于及时巩固的教材,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机维护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
体系,以
基础理论为辅,专业技能培养为主,更强调针对性和
实用性。因此本书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计算机维修与维护的技术:计算机配件的选购、计算机的安装、软硬件维护维修、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将理论、实验、习题融为一体,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本书从实用及技术发展的角度介绍计算机各部件,通过实例讲解、性能
分析、安装与维护、故障排除几方面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揭开计算机硬件的面纱,强化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探索到学习计算机的技巧,真正学会计算机维护的操作方法。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符合当前硬件
标准,尽量全面地介绍各种类型主机、外设的型号及特点等;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为主,增加对各类
设备的认知和使用培训;充分介绍IT界的新发展、新知识。同时注意图文并茂、条理清楚,以丰富的硬件图片配上适当的标注及言简意赅的文字解说,使学生读起来更轻松。为巩固所学知识,在每个章节的后面提供了相关内容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本教材的编写努力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具体,并在具体
目标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任务,使学生感到每章节都有成果、有收获,增强成就感,提高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本教材努力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贯彻面向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建设
的精神。着力突出能力培养,强调突出了计算机的安装与常规维护。每项实训都包括实训目的、知识准备、实训要求与内容、操作步骤和思考作业。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市场观念及敬业精神。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汇编》——《计
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编制,学时约60学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都是在高职院校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研究的一线教学人员,本书由王
文捷组织编写并统稿,王文捷、朱明任主编,其中王文捷编写了第1、9、10章、实训,朱明编写了第2、4、6章,贺天贵编写了第3、7章,陆玉阳编写了第5、8章,题库由陆玉阳、
于本成、韩永印整理完成。郝志杰任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老师及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热心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恳请广大读者对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7月
第1章计算机机房建设
1.1计算机机房的建设
1.1.1
设计目标
1.1.2设计依据
1.1.3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
设计
规范》
1.2微型计算机故障的分析与查找方法
1.2.1微型计算机故障的识别原则
1.2.2微型计算机故障的检测方法
1.3计算机系统维修中常用的工具
1.3.13-具包
1.3.2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