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付款方式 了解购物流程 |
|
咨询电话:029-62602241 /62602242/62602243 转 8000/8001/8002/8003/8004 到款传真:029-82086768 团购批发:029-86698115 支付方式: ![]() ![]() 其他支付方式 |
《2009~2010中国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是一部综合反映2009年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状况、政策法规、通信监管、市场环境、技术发展和运营管理概况的研究分析报告。书中重点对2009年通信行业的各种新政策、新业务、新技术和由此带来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度分析,对2010年通信业的发展作出了预测和展望,内容涵盖了运营、市尝业务、技术、管理以及行业监管和自律等众多方面。书中给出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同时收录了2009年的多个热点专题的研究情况及一些专家针对备受业界关注的问题专门撰写的文章。全书具有一定的分析性、研究性和参考性。
《2009~2010中国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可供通信行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相关研究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关心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参考。
对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建议
第一篇 通信业发展概况
第1章 通信业发展概况
一、通信业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二、通信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点
(一)行业收入增幅大幅回落,但逐月改善的迹象明显
(二)重组后,竞争格局得到一定的改善
(三)3G网络和市场初具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在市场开拓和考核指标的双重压力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五)宽带业务市场发展提速
(六)增值业务高速增长,成为电信行业发展的亮点
三、通信业务结构情况
第2章 政策与法规
一、2009年通信业主要政策情况
(一)发放3G牌照
(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三)三网融合
(四)电信资费
(五)互联互通
(六)设备进网
(七)标准监管
(八)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3G发展与监管
(一)支持TD发展的政策情况
(二)3G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三、贯彻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促进电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背景及主要内容
(二)《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关电信业的主要内容
(三)电信业落实《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进一步推进电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3章 通信监管
一、基础电信市场监管
(一)规范竞争行为
(二)加强资费管理
(三)下调骨干网结算价
(四)普遍服务成效显著
(五)服务质量整体平稳
二、增值电信及互联网市场监管
(一)增值电信发展与管理
(二)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
第4章 中国通信业自主创新
一、全国通信行业企业管理成果
(一)全国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二)全国通信行业用户满意企业
(三)全国通信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二、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第二篇 通信业发展分析
第5章 基础电信业发展分析
一、电信业基本情况分析
(一)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二)电信业务结构分析
(三)电信业地区发展比较
(四)电信市场格局分析
(五)2009年发展小结和2010年电信业发展判断
二、电信运营商的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一)中国电信
(二)中国移动
(三)中国联通
(四)运营商领导谈企业发展
三、运营商服务质量报告
(一)电信服务呈现新特征
(二)三大运营商创新服务体系
(三)强化服务质量
四、运营商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一)中国电信
(二)中国移动
(三)中国联通
第6章 2009年邮政业发展状况
一、邮政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施行,邮政法制体系建设取得突破
(二)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邮政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三)认真贯彻落实“青岛会议”精神,推动邮政物流加快发展
(四)邮政普遍服务取得新进展
(五)市场监管进一步强化
二、五大措施促邮政行业平稳发展
三、快递服务发展状况
(一)快递服务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着力规范快递市场秩序,不断优化快递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邮政快递物流改革
(三)组建中国快递协会
四、户户通邮工程取得新进展
五、深化统计报表制度
六、小额贷款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七、国际及港澳台合作交流逐步深化
(一)积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活动
(二)加强与重点国家邮政部门的双边交流
(三)加强与港澳台邮政的交流与合作
第7章 增值电信业发展分析
一、增值电信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
(一)增值业务继续稳步增长
(二)移动增值业务发展迅猛
二、增值电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一)短信业务
(二)WAP业务
(三)即时通信
(四)移动支付
(五)其他业务
三、增值服务提供商发展情况分析
(一)增值服务企业收入情况
(二)增值服务企业发展环境
四、增值电信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和判断
(二)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未来发展的思考建议
第8章 互联网发展分析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一)规模
(二)网民结构特征
(三)网民行为特征
二、2009年互联网业务发展特点
(一)政府加强对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管控
(二)社交网站成广告主新宠
(三)微博成为2009年新潮流
(四)网络购物获得较大发展
(五)即时通信的安全性问题凸显
(六)2009年休闲游戏拉动网络游戏快速增长
(七)视频行业继续走向规范化
三、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3G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二)3G服务认知渠道与影响
(三)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四)3G用户手机互联网应用状况
(五)3G发展趋势与建议
四、互联网发展对传统电信业的影响
(一)业务层面的影响
(二)对传统电信业的影响
(三)总结
第9章 电信装备制造发展分析
一、2009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概述
(一)投资继续扩张,2009年投资超过500亿元
(二)2009年通信设备制造业全年销售8640亿元
(三)盈利分析
(四)产品产量
(五)发展趋势
二、数据通信发展分析报告
(一)数据通信领域技术发展概述
(二)数据通信市场发展分析
(三)数据通信领域国内主要厂商发展情况
(四)数据通信产业链分析
(五)数据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
三、光通信
……
第10章 通信终端设备发展
第11章 通信工程建设及网络维护
第12章 2005~2009年中国通信业统计数据
第三篇 专题研究与专家视点
第13章 专题研究
第14章 专家视点
······
2009年的中国通信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我国通信行业克服时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通信行业企稳回升势头基本明朗,然而回升基础仍较为脆弱,行业发展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同时,随着3G牌照发放,行业转型稳步推进,非话业务收入增长迅速,市场需求正由语音向信息应用转变,并逐渐在各行业中渗透,通信行业的内部竞争不断加剧。
为了梳理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把握行业发展的轨迹,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对中国通信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从2006年开始,组织编写年度《中国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如今已出版了2006、2007和2008三个年度的《中国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受到了通信业广大专业人士的好评。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更完整地叙述全年发展情况和保证全年数据的完整性,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决定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报告在下一年的3月份出版。
《2009-2010中国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情况、电信运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情况、邮政业发展概况、通信工程建设和网络维护,以及电信监管和行业自律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2010年通信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预测和展望。
200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展示我国通信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报告》特辟专题对于60年来中国通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同时,《报告》还探讨了推进共建共享、三网融合等政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另外,精选了2009年通信行业内影响重大的多个热点问题,包括“两化”融合、TD技术创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3G重点业务发展、无线城市的商业模式、物联网的发展,以及海峡两岸通信交流、云计算在电信领域内的应用等,对它们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为了反映行业内的不同声音,还收录了近20位专家针对备受业界关注的问题(如通信和信息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通信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电信业转型、LTE发展方略、光纤到户的新趋势等)专门撰写的文章。《报告》进一步突出了分析性、研究性和参考性,希望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参考意见。
插图:
(1)贯彻“1”条主线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规划制定贯彻始终的主导思想。保增长是首要任务、扩内需是根本途径、调结构是核心任务,促发展是最终目的。选择这样一条主线,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更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应对挑战、解决产业发展深层次问题、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2)实现“2”个基本目标
《规划》提出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促发展,保稳定,重点强调产业调整和振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继续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在带动经济增长、稳定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调结构,谋转型,重点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展。
《规划》目标突出了系统性、预期性、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并对定量指标进行了全面测算。
(3)明确“3”大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2009-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围绕9个领域,实现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突破战略性核心产业,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三大任务。保增长就是要实现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产业稳定增长:调结构就是要通过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动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发展就是要抓住网络建设的内需市场机遇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需要的国家战略,努力培育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新的增长点。与“十一五”规划不同,《规划》提出的三大主要任务并未对电子信息产业所有领域进行全面部署,主要是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出发,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提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基本路径。
(4)概括“4”大贡献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虽然面临一些暂时的困难,但电子信息产业所具有的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高、产业关联度强等基本特征都没有改变。未来一个时期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步伐仍将不断加快,经过技术突破和结构调整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将回到增长的轨道上来,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作出四大主要贡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及扩大消费的重要领域。
(5)提出“5”大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未来一段时间内(2009-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困难仍然巨大。《规划》详细提出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产业增幅明显放缓
……